湖廣激烈的會戰暫時告一段落后,明清雙方在江西依舊處在緊張的僵持拉鋸中,自年初以來,幾個月里,江西征伐不斷,軍民百姓死傷無數,白骨露於野,基本打成了一鍋粥,敵我雙方僅在這一個省里就至少開辟了五個戰場。
分別在九江、南昌、廬陵和贛州、寧都州五地。
滿清的征南大將軍,滿洲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除了留下數萬邊把南昌死死困住,一邊又派出了承順郡王勒克德渾和鑲白旗固山額鎮何洛會、正黃旗固山額真圖賴各率步騎兩萬,到一萬多不等分略九江和廬陵和寧都州。
攻打九江是為了拔掉身后的釘子,掃清障礙,保證大軍后方的安危和糧道的順暢;
攻打廬陵和寧都州則是為了救援贛州,南昌既然一時之間攻克不了,贛州的救援就變得極其重要了。
贛州位于章江、貢江匯合成贛江之地,呈三面臨水的半島形狀,只有南門沒有河流阻隔。另外,贛州城地勢較高,視野相當開闊。城中望外,浩淼無際。
其東連福建、西接湖南,不僅是廣東的屏障,也是進軍江西的一個險要關卡,其戰略地位之重要已經不言而喻。
廬陵在贛州西北兩百里左右,寧都州也在贛州東北兩百多里左右,他們是通往贛州的兩大陸路官道,如果不走水路,只有通過這兩地才能到達贛州。
而滿蒙八旗們空有十萬步騎,在江西戰場上卻沒有一支成規模的水師部隊,無法從水路運兵,所以想要救援贛州,只能從陸路進攻,得先打下廬陵和寧都州。
滿洲韃子們長于野戰,卻短于攻城。
九江城是江西第二大軍事經濟重鎮,本來就建的高大堅固,墻體全是堅石澆筑,特別守城的劉文秀部一萬忠捷軍還是從西中千挑萬選出來的精銳,外加王得仁部數千精銳和從城里組織起來防守城池的數萬青壯,守城的人馬足足有三四萬人。如果沒有優勢兵力和足夠數量的火炮持續不斷的炮擊,短時間內很難破城。
勒克德渾號稱名將,卻只有兩三萬偏師,火炮的數量在經過幾次分流后所剩也不多,野戰有余,攻堅不足,面對這座堅城任他智計百出,也只能徒之奈何。
整個江西戰場,真正危急的是廬陵和寧都州。
防守廬陵的是廣東鎮總兵唐文耀部萬余步卒,防守寧都州的是廣西總兵陳友龍部萬余步卒,兩支人馬戰力相對都比較低,是之前大整編后淘汰下來的二線人馬,隸屬于廂營部隊,野戰不用想了,也就只能守守城池。
而廬陵和寧都州只是州府級別的中級城池,因為地理位置并不是很險要,所以修建的并不算高大堅固,在鑲白旗固山額鎮何洛會和正黃旗固山額真圖賴兩員韃子猛將不要命的猛攻下,險象環生,幾度幾乎失守。
所以,留給攻打贛州的李成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從選擇反正的那一刻起,他已經徹底沒有了退路,此戰不成功便成仁!
沒有哪個朝廷能夠容忍數次變節、首鼠兩端,反復無常的統兵大將的,這也是歷史上金聲桓和李成棟在反正后,即便戰死也沒有再次歸降清廷的原因。
所以為了保住的自己身家性命和前程富貴,他拼起命來也是毫不猶豫的,自接替金聲桓部圍城月余,不怕犧牲,盡起三軍狂轟猛打,為了盡快拿下贛州,哪怕死再多的子弟兵他也毫不猶豫,完全沒有保存實力的想法。
城內的主將高金庫,漢軍鑲紅旗,南贛巡撫劉武元等人碰到這等不要命的打法,即便仗著贛州地勢險要,依舊吃盡了苦頭。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被金聲桓和李成棟的兩支大軍先后圍困了數月,激戰無數,城內士卒也是傷亡慘重,不算拉上城的壯丁,光兵卒已經不足三千,而且糧食日漸匱乏。和南昌城內的金聲桓一樣,雙方差不多都快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就看誰能堅挺到最后了。
雙方就這么瘋狂拉鋸著,直到伏波鎮總兵余龍帶著一萬水兵和裝滿糧餉補給、槍炮、彈藥的水師船隊到達贛州后,僵持的局勢漸漸發生了逆轉。
余龍的到來,不僅僅代表一支生力軍的加入,最重要的是,他給李成棟帶來了一支特殊的土工部隊,人數不多,只有百來人。
這支百來人的土工部隊是朱由榔在攻破肇慶后就秘密成立的一支工程部隊,里面集中了精通使用火藥的火藥匠,精通木工的木匠和擅長挖掘地道的礦匠及指揮管理人員等,他們的任務就是專門研究用火藥棺材炸毀城墻。
晚清太平天國時期,火藥放在棺材里炸城墻的戰術被太平軍首發出來,然后從廣西金田一路炸到金陵,南京城那么堅固的城墻一樣被炸開,可謂無堅不摧,屢試不爽。
為了避免這種破城的良方被韃子偷學去,造成己方難以挽回的損失,朱由榔采取了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所有研究人員都被隔離了,除了幾個心腹部將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己方還有這么一支特殊的技術部隊。
益陽決戰前,在派余龍帶著糧餉和彈藥前往支援贛州和南昌戰事的時候,朱由榔下密旨把這支特殊的土工部隊交給余龍管帶,命其協助李成棟部破城。
在土工部隊的不懈努力下,沒過幾日,贛州南城被炸出了好些個缺口,不過缺口都比較小,一是因為土工部隊實戰經驗少,技術不夠扎實,二是因為贛州城實在太堅固了,臨著陸地的南城墻全是堅石,巨石澆筑,只有臨著水,足夠安全的其他三門才是普通的磚石結構。若非如此,早被火藥棺材轟塌了。
即便這樣,也已經讓李成棟喜出望外了,他的部隊缺乏重火炮,原本以為破城只能靠人命填了,沒想到被前來援助的土工部隊們一陣搗鼓,挖了幾條地道,用了幾口棺材和一些火藥,就炸出了好些缺口。
“轟!轟!轟!……”
幾聲震天動地的巨響聲過后,南城墻終于承受不住爆炸的威力,從小缺口處開始崩裂,一陣轟隆轟隆過后,伴隨著漫天的煙塵,不一會兒一個可供數人同時通過的大缺口出現在了兩軍陣前。
幾棺材的火藥同時爆炸開來,威力奇大,強烈的沖擊波下,守衛在南城墻上的清兵們被炸得橫七豎地,殘肢斷臂飛得到處都是,非死即傷,發出了慘絕人寰的哀嚎和慘叫,沒被炸死的也大多被沖擊波震暈了過去!包括漢軍鑲紅旗,南贛巡撫劉武元也是當場被震暈!
剩余的清兵們見狀,一陣惶恐,沒見過什么世面的他們,以為明軍那里有神仙相助,用仙術召來了天雷轟炸,神仙之術豈是凡夫俗子所能抗拒?他們一個個士氣大沮,不是呆立當場,就是畏縮不前。
不管主將高進庫私扯著嗓子怎么呼喝命令,就是不敢再靠近南城墻,以至于事先準備在城墻上用來填補缺口的大量裝滿沙土的麻袋沙包竟沒被利用起來,錯過了填補缺口的最佳時機。
趁他病,要他命!
“兒郎們,隨本鎮沖啊!”
李成棟揮舞著軍刀,布滿硝煙的臉上,滿是喜悅和振奮,圍城月余,死傷了五六千士卒,在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價后,眼看著就要破城了,能不興奮激動么?
隨著他一聲令下,三軍開動,排成一個個攻城方陣,抬著云梯,沿著通道穿過護城河,除了部分直接涌向城墻缺口,其他地方則搭起一座座云梯,向城頭爬去。
一時間城上城下到處是一片慘烈的喊殺聲。
失去了城墻的保護,所有的抵抗都已成徒然,只剩下不到兩千兵力的清兵很快就被陸續涌入的明軍殺死,殺散。
高進庫由于督戰太久體力不支,率部轉戰西城,見全城已陷便舉刀自殺,南贛巡撫劉武元被當場活捉,所部漢八旗全部被斬殺!
從永歷二年(公元1648年)三月初的金聲桓,王得仁部五六萬大軍圍城,到七月初,四個月里,明軍兩次合圍,數次援兵會集,和城里的清兵激戰數十次,硬仗惡仗無數。
終于趕在滿蒙八旗兵前來援救前,攻下了對滿清而言同樣極為重要的軍事重鎮——贛州!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