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陽的父親曾是當年威風凜凜的神槍手,這是一支具有光輝歷史、優良革命傳統、戰功卓著的英雄連隊。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六十五年的光輝歷程中,先后獲得“鐵的連隊”、“鞏固模范連”、“紀律模范連”、“學習訓練模范連”、國防部命名“神槍手四連”等榮譽稱號,涌現出“葛永高班”、“馬成勇班”等英雄集體,“戰斗英雄”葛永高、“孤膽英雄”姜鳳生、“鐵膽英雄”馬成勇、“特等功臣”沈守忠等英雄個人,為新中國的建立,為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創建背景
四連創建于抗日戰爭時期,隸屬于淮海軍區一支隊一團。當時,日本主義為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目的,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四連官兵在黨的領導下,在敵后抗日根據地與敵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游擊戰爭,先后參加了葉圩子、塘溝、高楊等二十多次戰斗,粉碎了敵人的“掃蕩”、“清鄉”、“蠶食”等陰謀幾十次。
199年冬季,在葉子圩戰斗中擔任主攻任務,戰斗作風過硬,突破打得堅強。
194年,在攻打塘溝戰斗中,班長張建亭用手把敵軍地堡射擊口的機槍拔出來,并用炮彈消滅了地堡里的敵人,給部隊開辟前進的通路。這一仗消滅敵人一個中隊,偽軍150人,四連被新四軍十旅兼淮海軍分區授予“創造模范兵團模范連”,并贈錦旗一面。張建亭被淮海軍分區授予“戰斗英雄”稱號。
解放戰爭時期所獲榮譽
抗日戰爭勝利后,就在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和民族獨立的時候,蔣介石反動集團倒行逆施,捍然發動內戰,四連官兵在**的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從1945年到1949年他們先后轉戰十三個省、市、自治區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以及宜沙、湘西、廣西戰役,行程5000余公里,經歷過近百次的戰火考驗與洗禮。因戰功卓著,先后榮獲“鐵的連隊”、“進軍千里”、“鞏固模范連”、“紀律模范連”、“學習訓練模范連”等榮譽稱號。二班在二打靠山屯戰斗中被師授予“葛永高班”“葛永高戰斗模范班”兩個光榮稱號,涌現出戰斗英雄葛永高、李德林、“特等功臣”沈守忠等英雄個人。
1945年4月,四連改為淮海軍區新一團2營4連,同年8月改為新四軍3師10旅0團2營4連。同年11月進入東北地區。1945年9月,四連參加了攻打淮陰城戰斗。
1946年4月,在金山堡殲滅戰中,四連擔任突擊任務,全連官兵勇猛頑強,突入敵陣地,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1946年5月,四連赴白城領取全旅武器彈藥,路經長嶺縣境內時,遭敵百余名土匪伏擊,四連立即對敵展開反擊,俘匪0余人,繳槍10余支,馬8匹。
1946年7月,四連在海倫進行整訓。
1946年10月底,團開展殺敵立功運動試點,四連被團政治處定為試點連,官兵請戰情緒高漲。
1946年11月,在靠山屯后嶺戰斗中,四連二班在班長葛永高帶領下,靈活運用三三制隊形,用捆綁手雷連續炸毀敵多個碉堡,擊敵人,活捉7人,戰后二班被師命名為“葛永高班”,集體記大功一次,并授予金字獎旗一面,班長葛永高記特等功。
1947年月,在二打靠山屯戰斗中,四連副指導員李德林在身體多處受傷的情況下,仍沖鋒在前,帶領葛永高班采取個個突破的戰術,連摧敵9個地堡,直至最后犧牲。在三下江南慶功大會上,師授予四連二班為“葛永高戰斗模范班”的光榮稱號,并贈獎旗一面,師為副指導員李德林烈士追記特等功,四連被師授予“鐵的連隊”榮譽稱號。
1947年5月至6月,四連先后參加了懷德攻城打援戰斗和昌圖城縱深戰斗,全連官兵英勇頑強,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1947年7月,四連隨團到達雙山地區,開始了為期80多天的軍政整訓。
1947年1月至1948年1月,四連先后參加了娘娘廟戰斗、彰武戰斗和聞家臺戰斗。
1948年10月1日,在義縣戰斗中,我連從突破口沖入城內,沿城墻沖擊至西城門,打開城門又往外沖,消滅了西關和發電廠之敵,順利解放西關,俘敵00余人。
1948年10月至1949年1月,四連先后參加了錦州戰斗、沈陽戰斗和天津縱深戰斗。
1949年月18日,朱總司令在四野政治部副主任陶鑄的陪同下并到四連看望了官兵。
1949年4月日,四連在上級編成內由河北采育鎮開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南下行軍,四連榮獲“進軍千里”的光榮稱號,并授予錦旗一面。
1949年10月,四連參加了衡寶戰役。
1949年11月,部隊進入廣西后,四連擔任前衛任務,在迂回塘地區的一個渡口與敵接火,全連奮勇戰斗,一舉消滅了守衛渡口的國民黨十五兵團高炮營,保障了大部隊的勝利渡河。之后,經過一晝夜一百八十里的急行軍,直奔廣西省府南寧,參加了解放南寧的廣西戰役,勝利完成了南下任務。南下戰斗中,四連被授予“進軍千里”、“鞏固模范連”、“紀律模范連”三面錦旗。
1950年月,四連隨團奉命北上河南禹縣休整。
抗美援朝時期所獲榮譽
五十年代初美國主義公然入侵朝鮮,把戰火燒到我鴨綠江畔為捍衛祖國的安全和兄弟鄰邦的生存四連積極響應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參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戰爭中四連發揚了敢打硬拚、連續作戰的作風,前仆后繼、浴血奮戰參加了五次戰役和馬良山陣地防御戰,被朝鮮人民政府授予“功如猛虎、守如泰山”錦旗一面,涌現出了“保國英雄班”一班和“馬成勇班”五班等英雄集體以及“單兵捉飛機”的英雄李連華、“孤膽英雄”姜鳳生、“鐵膽英雄”馬成勇、“模范指導員”范錫才、“模范共青團員”石春木等英雄個人。
1950年8月5日開始,四連結合形勢任務和官兵的思想實際,進行了仇美教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以及繼續革命教育。
1950年10月1日,四連隨團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1950年11月日,在云山戰斗中,四連一班副班長李連華,在班長犧牲情況下主動代理班長指揮戰斗,帶領全班沖向敵機,斃敵0余名,迫使敵駕駛員投降,創造了一個班繳獲美軍四架飛機的奇跡,戰后一班被授予“保國英雄班”稱號。五班班長李運賢不怕犧牲,戰斗中第一個沖上去,將爆破筒塞進敵坦克履帶下,將其炸毀,堵住了潰逃之敵,戰后榮記二等功。此次戰斗,全連共殲敵100余名,炸毀敵坦克1輛,繳獲敵坦克4輛,飛機4架,榴彈炮9門,汽車0余輛,受到志司及軍師通令表彰。
1950年11月7日,四連在南山洞斷敵打援戰斗中,英勇奮戰,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撲,在一排奮戰至全排壯烈犧牲,三排戰斗至僅剩人的情況下,仍堅守陣地。戰士姜鳳聲,與連隊失掉聯系后,與同班戰士互相鼓勵,互相支援,他手持一挺輕機槍,戰友用卡賓槍,兩人機動殲敵,在子彈打光時,爬出工事,到敵人尸體上收集彈藥,先后三次打退敵人在坦克掩護下的班排進攻,戰后榮記一等功。連部通信員石春木見爆破手犧牲,立即抱起炸藥包炸毀了一輛突圍的敵重型坦克,爾后又揀起一支敵人的步槍,向敵群反復掃射,子彈打光后,又端起刺刀和包圍連指揮所的敵人搏殺,連續刺死7個敵人,不幸中彈犧牲,戰后被追記一等功,并被軍授予“模范共青團員”稱號。
195年9月18日,在高陽岱西山戰斗中,四連擔任主攻。戰斗中,四連二排長尹學勝率領五班突過塹壕時,不幸中彈犧牲。五班突入塹壕后,正副班長及戰斗組長相繼犧牲,戰士馬成勇主動指揮全班戰斗,連續攻克敵人兩個地堡后,只剩下他和戰士肖仁愛,他倆互相掩護,迅速逼近敵指揮所,馬成勇敏捷地把丁翰副政委代表軍首長贈送的“紅手雷”投入地堡,打掉了敵連指揮所。戰后馬成勇和五班分別榮立一等功。
195年5月,四連隨團回國,到達本溪地區集結,擔任西海指預備隊。
195年7月8日,四連隨團進駐海城毛祁。
和平建設時期
六十年代初,四連官兵高舉主席思想偉大旗幟,積極響應軍委打得準的號召,在群眾性大練兵隊運動中,連續三年涌現出百名神槍手,1964年5月,參加軍區比武,成績優異,被沈陽軍區授予“神槍手四連”榮譽稱號。
1979年至1981年,連隊掀起了爭創五個一百活動,即百名神槍手、百名投彈能手、百名打坦克能手、百名一兵多能手、百名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1981年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
八十年代,四連官兵繼承和發揚六七十年代大練兵的光榮傳統,適應步兵連改為裝甲步兵連的轉變,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苦練軍事本領,提出了“四個發展”,即車下向車上發展、停止向前進發展、一兵向多能發展、單一向合成發展,摸索出了裝甲步兵連的訓練配套法,實現了由“地上神”向“車上神”的跨越,1984年被軍區授予“勇于改革攀高峰,苦學苦練出精兵”錦旗,榮立集體一等功。
1988年4月4日至8日,軍區在四連召開了沈陽軍區基層建設現場會。連隊介紹了《發揚爭創神槍手連的優良傳統,努力建設新時期的全面過硬連隊》的經驗,并做了8個軍事訓練科目演示,受到了軍區首長的高度贊揚。連隊被軍區評為“基層建設標兵連”,并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
1989年5月,在北京平暴過程中,連隊聽黨指揮、立場堅定、敢打敢拼,榮立集體一等功。指導員許廣福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八一”建軍節招待會。
1990年1月,四連被軍區樹為“軍事訓練標兵連”。
199年8月,總參謀部將四連總結的步兵乘車戰斗射擊時間規定、成績評定等四項內容納入《機械化步兵連戰術教材》之中,頒發全軍執行。
1995年至1997年,四連連續三年被集團軍樹為“軍事訓練標兵連”。
從1997年初至1998年8月,“神槍手四連”70%的干部、班長成為“四位一體”教練員;連隊共有15項科技練兵研究成果得到上級認可,其中有1項被軍區評為“科技練兵成果一等獎”、項在集團軍組織的新“三打三防”成果演示中獲一等獎;全連涌現出科技練兵小能人1人。
今日雄風
重塑思維引擎
006年深秋,內蒙古科爾沁大草原。“神槍手四連”參加某集團軍組織的實兵實裝對抗演習。作為師尖刀連,“神槍手四連”擔負縱深穿插任務。官兵們駕駛戰車一口氣跑出0多公里。
決心來一個“猛虎掏心”。眼看就要得手,電臺卻突然中斷,全連頓時成了盲人瞎馬,他們發現了對手的炮兵陣地,卻無法呼喚炮火支援,痛失戰機……后來,四連得知,對抗演習中藍軍實施大面積的壓制性干擾,構建了復雜電磁環境。
“當一種觀念的時代已經到來,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止它。”雨果的話被摘抄在戰士的筆記里。演習失利,促使四連轉變發展觀念:用傳統步兵的思維引擎,難以驅動機械化雄師向信息化跨越。
上個世紀80年代,四連率先改裝為機械化步兵。官兵們直面挑戰,潛心研究出步兵班乘車射擊的時間、動作規定、成績評定等4項內容,被編入全軍《機械化步兵連戰術教材》。四連拿出當年從“地上神”向“車上神”跨越的勇氣和信心,開始了復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的征程。
沒有教材,四連主動到上級機關尋求幫助,到院校請教學習,到專業部隊參觀見學;訓練缺少裝備,他們就利用各種演練機會,將不同程度、頻率的干擾現象記錄下來,用于日常學習訓練;沒有對抗環境,他們借來大功率干擾機,在專家指導下開展抗電磁干擾訓練。就這樣,四連總結摸索出18種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新訓法、新戰法,編寫了《復雜電磁環境下克敵制勝100招怎么用》。
一次,四連夜間實彈射擊突遇風雨,有的連隊骨干擔心訓練安全問題,建議改天進行。風雨中,四連召開黨員骨干會形成共識:平時犧牲戰斗力保安全,戰時流血犧牲沒安全。“神槍手”不是保出來的,而是從難從嚴練出來的,決定實彈射擊照常進行。從消極保安全到以高標準訓練促安全,四連擺脫的是怕這怕那的落后訓練觀念。
四連嚴格按照訓練大綱要求施訓,可他們的訓練方法與眾不同。同樣的內容,官兵們總是琢磨怎么能訓得又好又快。過去,連隊練駕駛、通信和車載射擊各不相干,油不夠用、時間不夠用、訓練效益低的問題突出。四連大膽提出:基本技能訓練在全班協同條件下進行。駕駛、通信、射擊三大專業合著練,一車三練,相互穿插。這樣一統籌,減少了班戰術訓練的時間,降低了訓練資源消耗,提高了訓練效益。
四連組訓體現以人為本。就說出早操,不是統一練,而是一個連分成好幾撥,有練投彈的,有練器械的,有練跑步的,有練射擊的……這樣不便于組訓和管理,但符合戰斗力生成規律。這個變化,源于一些戰士提出的“早操‘一鍋煮’不科學,應該有針對性”的建議。連隊通過考核摸底,將官兵區分層次,進行合理編組,并挑選優秀教練員負責組訓。結果,連隊整體訓練成績明顯提升。
美國將軍的贊許
這年,一場特大暴風雪襲擊我國東北。大霧籠罩的遼南練兵場上,“神槍手四連”直插“敵”前沿陣地。“神槍手四連”班長李秀杰在交替突進中發現,本該被火炮消滅的5號目標未被摧毀,擋住了部隊前進的路徑。要命的是,李秀杰他們正好隱蔽在低洼處,離得近卻打不著。不容多想,李秀杰向炊事班長邵**打了一個手語。
邵**馬上向前攀爬,臥地瞄準,但未能構成有利的射擊線。此時,兩翼按預定計劃開始沖擊。說時遲那時快,邵**突然起身,扛起火箭炮就打,在火箭彈出膛的瞬間,他猛地向前撲倒,眨眼間5號目標被打開了花。
正在現場觀察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佩斯上將知道,在如此復雜的環境下進行火箭炮立姿射擊是大忌,火箭彈尾流極可能將射手灼傷。而結果是,邵**毫發未損。“沒有超一流的素質是絕對做不到的,我佩服這支部隊。”佩斯將軍毫不掩飾對四連官兵的喜愛和贊賞。演習結束后,他親手將一枚枚鷹式頭像章掛在四連官兵的胸前。
敢打必勝的信念,在一代又一代“四連人”心中根深蒂固。1964年8月,四連代表沈陽軍區參加全軍大比武。瓢潑大雨模糊了槍的準星、缺口,靶子在六七級大風中搖得跟醉漢一樣。四連迎難而上,打出“神槍手”的威風,一舉奪冠。6年后的10月,就在當年大比武的北京南口靶場,駕馭新型鐵甲戰車的“神槍手四連”,在6級大風中,以全殲目標的優異成績,向全軍“礪劍000”科技大練兵成果匯報獻上厚禮。
獨有的儀式
“神槍手四連”每年有個自己獨有的儀式——“神槍交接儀式”。這個儀式,自“神槍手四連”授稱45年來,從未間斷。無數新戰士在這個**的儀式中接過鋼槍,接過“神槍精神”,接過使命責任。
戰士王勇以連隊為榮,刻苦鉆研軍事技能,苦練打贏本領當精兵,從戰士直接提干。任排長時,他帶領4名戰士參加集團軍組織的特戰分隊比武,獲得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個人獲得兩項第二名,榮立二等功,從排長直接提拔為連長。當連長期間,他不斷探索復雜電磁環境下激光模擬訓練的方法,總結出“連對抗訓練戰場評估細則”、“班排對抗演練戰損評估辦法”等經驗,帶領四連成為師“復雜電磁環境條件下連排戰術實兵演練”示范分隊。之后,他又帶領四連為美**事代表團作匯報演示,連隊榮立集體三等功。王勇從連長直接提拔為營長。“丟掉榮譽是恥辱,不創造榮譽是負債。”這句話深深地鐫刻在每一名四連官兵的心中。他們說:“當兵光榮,在四連當兵更光榮,為四連建設作貢獻無上光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