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重啟好,善昆如此魄力,我一定全力支持。”馬徐惟邦重重地放下茶杯,態度很是斬釘截鐵,而后又追問道:“就是不知道怎么個重啟法?要不要搞個開業大會?”
張善昆趕忙擺了擺手,解釋道:“不不,復業而已,還是低調點好,再說現在也只是個初步設想罷了。”
“哦……”
馬徐惟邦默默點了點頭不再做聲,也不知腦子里在想些什么主意。
以前同為新華一員的王元龍眼角挑了挑,看了看打算一展宏圖的張善昆,又瞧了一眼重新恢復了精力的馬徐惟邦,神情莫測卻沒有說一句話。
身為局外人的楊秋和易文,就更加不好搭話了。
氣氛有些寂靜,張善昆又默默泡了一壺茶,提起茶盞給眾人滿上,瞧著茶水呼嚕嚕地淌下,張善昆又忽然道:“上個月,我和易文兄兩個,去灣灣考察了一番那邊的電影市場。”
“……”
此話一出,現在眾人皆是一愣,就連楊秋也微微頓了一下。
自從去年七月內地頒布了《國外影片輸入暫行辦法》后,香江一下被禁止輸入內地的影片達到了八十多部,幾乎快占據了香江國語片兩年的產量。
張善昆的作品更是重災區,連長城的創業作《蕩婦心》都給禁了。
因此這時看到張善昆拐彎跑向灣灣那邊,也就在意料之內情理之中了,只是不知道他這個時候說出來干什么。
王元龍愣了一下,倒是順合心意地馬上問道:“那邊怎么樣?”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張善昆輕點了一下頭,隨口而道。
啊呸!!!
楊秋挑了挑眉一陣無語,看著張善昆睜著眼睛說瞎話,百廢俱興那是肯定的,但是政通人和嘛?
那從前年開始的,近四十年的戒嚴算什么……
其他人顯然也知道里面的彎彎道道,并沒有當面反駁,張善昆又接著道:“經著易文兄的引見,我和總統辦公室秘書處的秘書長黃少谷先生,交談了幾句。”
黃少谷……那可是藍黨的中秧常委!
楊秋輕瞄了旁邊一臉高深的眼鏡男,心里暗思這個易文是什么來頭?
后來這場茶話會結束后,楊秋經由一番打聽,才從別人嘴里知道了這易文的來頭。
果然背景深厚!
易文本名楊彥岐,‘易文’是他在報社投稿時用的筆名。就跟著周樹人用著魯迅的筆名大家習慣后一樣,易文就直接成了楊彥岐的代名。
易文家學淵源,祖父是前清進士,官至一省學政;父親楊千里是前清優貢,只是這貢生還沒等參加最后一腳的廷試,這清朝就沒了。
不過楊千里不愧是有百度百科的人物!
進入民國時期后,一路做過吳江縣縣長,后又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主事、僉事、秘書、教育部視學、交通部秘書、監察院監察委員等等一系列官職,可謂交友廣闊。
及至魔都解放后,楊千里不愿離開,又任紅黨魔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顧問。
父親的深厚背景,也造就了易文的來歷不凡。
比如在1933年易文才十四歲時,就拜了一位民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為干爺爺。
這個人是誰呢?
姓段名祺瑞,歷史上有名的‘北洋三杰’之一。
至于不知道這位的,自己回家翻歷史課本去。
到了易文十七歲時,還加入了‘藍衣社’,聽過老蔣的訓導,由此認識了更多的藍黨高層人物。
1941年二十二歲時,易文更是按照三合會傳統的拜師禮,在香江拜杜月笙為師,列為門人加入了‘恒社’。
后來其返回內地,加入了藍黨軍事委員會主辦的《掃蕩報》,當時報社的社長正是黃少谷,易文很是得其賞識,后《掃蕩報》改名《和平日報》,其又一路升任至總編輯。
再后來,易文更是差點被戴笠親自拉入軍統。
及至藍軍敗退灣灣,易文也隨之前往,但隨即不久灣灣頒布‘戒嚴令’,深感不自由的易文便離開灣灣,來到了香江,做起了《香江時報》的編輯。
順便的,也給電影公司寫寫劇本。
由此在去年易文因人介紹,認識了身為制片人的張善昆。
兩人雖然相差著十多歲,但因著志趣相投,倒也慢慢成了關系不錯的好友,經常約著一起喝喝茶打打麻將,談天說地。
不過,話說回頭。
聽見張善昆提起黃少谷,其他人不甚在意,楊秋這個制片商倒是清醒不少,問道:“黃先生說了什么?”
“黃先生說,現在灣灣百廢待興,非常需要文藝工作者來鼓舞教化眾人。”張善昆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繼續道:“對于我們電影工作者的工作,他是非常支持的。”
“香江的也支持?”
“常總統說了,香江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嘛。”
楊秋暗暗點頭,老蔣雖然槽點很多,但比起后來的綠營那堆人,這點上的堅持倒是可以贊一個。
“不過……”
楊秋剛剛的夸口還沒有飛出腦袋,便聽見張善昆話鋒一轉,心下頓時感覺有些不妙。
“不過黃先生也批評了,香江電影圈里還是有些太亂了,有人強制結社給人讀書洗腦,這點不是很好,不‘自由’。”
“……”
果然,這話不是明擺著奔‘讀書會’而去的嘛!
至于所謂‘自由’,兩邊都是半斤八兩。
“就是,我老早就跟楊兄弟說了,那些讀書人太惡心了。”王元龍突然在一旁憤憤不平道:“抽個芙蓉膏要管,去個九龍城寨要批,那還讓不讓人拉屎了?!”
特么的!
你這家伙吃喝嫖賭還好意思了……
楊秋無力吐槽王元龍,轉頭看向張善昆,細問道:“那黃先生的意思是?”
“能有什么意思,黃先生也沒有說下文。”張善昆無奈地攤了攤手,繼續道:“不過我估摸著,那邊既然這么說了,我們也應該做點樣子出來。”
張善昆身子忽然前傾,看著眾人默默道:“現在我們的電影內地進不去了,灣灣畢竟跟我們同根同種,這個上千萬人口的市場,我們必須拿下來。”
“……”
楊秋一陣沉默,糾結道:“那張老板你的意思?”
“我的想法是,他們既然能有讀書會。”張善昆敲了敲茶幾,斟酌了兩下后道:“我們能不能也搞一個會,把剩下的人團結起來,擰成一根繩對著干。”
“也搞一個會?”王元龍皺了皺眉,忽而抬頭問道:“這個會不管我抽芙蓉膏逛九龍城吧?”
“額……,不管。”
“那我加入,早看那群讀書會的人不順眼了。”
“好。”
張善昆點了點頭,又看向其他人。
“我也加入。”
馬徐先生倒是絲毫不停頓,易文則是不用問了,這家伙高深莫測地坐那里半天了,想來是早就知道張善昆的這個計劃了。
現在,在場的只剩兩個人沒有說話,眾人把目光都投了過去。
“我,加入。”
楊秋稍一猶豫,便點頭應了下來,不應能行么……
明擺著這個什么孬子會的后面,有著灣灣官方的背景,不加進去到時候灣灣那邊說你幾句壞話,你片子就別想賣進去了。
至于內地,楊秋就從沒想過。
不過,這模式怎么這么像……
只剩下一個人了,王天霖倒是反應的快,感覺自己像是扯進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見著老板都應了,趕忙舉著手高叫道:“我也加入。”
“哈哈哈——”張善昆一聲大笑,暢道:“好好好,大家都有此心,共襄盛舉,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好!”
眾人端起茶杯一飲而盡,楊秋咽下嘴里的茶水,忽而問道:“張老板,這會的名字是什么?想好了嗎?”
“會的名字?”張善昆微微一愣,皺眉思索了兩下道:“名字的話,既然是為了自由,就叫自由協會怎么樣?香江自由影人協會?”
自由協會?不是自由總會?
楊秋有些微微不解,難道自己弄錯了?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想的那個?
“好!好名字!”
王元龍在一旁鼓掌大笑,馬徐惟邦和易文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既然大家都認可了這個名字。”張善昆很是興奮,笑瞇瞇地說道:“那我明天就去警務處,把咱們社團的名字注冊下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