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華這次罷工弄的動靜可不小,聽說當時永華片場前的大馬路上,烏壓壓都是看熱鬧的人群,連腳都落下不去了。
罷工的加上看熱鬧的,滿滿當當六七百號人擠在一起。
怪不得鬧得港府要緊急調軍隊去維持秩序。
至于工人們罷工的原因,就很簡單了,無非四個字——欠薪討債。
永華從大半年前開始拖延工資的發放時間,已經讓人感覺有點不對勁了。及至三個月前起,工人們的薪水是再也沒有拿到手過。
當時公司給出的解釋,是永華暫時資金周轉不靈,希望大家再等一等。
等資金到位后薪水就馬上發放。
那時永華的眾人,因想著李祖詠的背景,以及永華還有新片在開,倒也沒有多做他想。
大家一起等,熬也就熬了下來。
但一等就等到了十二月份,新片都已經下映了,薪水也已經欠了三個多月,公司財務那邊還是沒有半點動靜,人們終于慌了起來。
要知道永華的欠薪,是欠不到嚴峻和程不高這種名演名導身上去的,你要是敢欠一天薪,他們就立馬敢舉著合同走人。
所以被欠薪者,基本都是底層的工人。
底層的工人薪水少,每個月的工資也就剛剛好夠養活一家人罷了,這要是像羅四維那樣一家有著十來口,而且全家都靠著一個人養活的,估計這點薪水都早就餓死了。
三個月下來,有些工人家里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但李祖詠還是不為所動……
群情激奮!
于是一場旨在欠薪討債的罷工,就在所難免的發生了。
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怕鬧大,但也最好鬧大,一鬧大便什么事都好解決了。
欠薪討債也是如此。
不然為啥后世,那么多民工吵著去蹦極,難道他們是真想蹦么。
無非是會鬧的孩子才能吃到飯罷了。
這次也是如此。
港府直接介入后,永華終于答應馬上發放所欠工人們的薪水,一場熱熱鬧鬧的罷工行動,才一天時間就顯現出了它的威力。
被欠薪的工人們欣喜異常。
由此所謂的大罷工,便在工人們討要到自己的薪水后完美落幕!
但其帶來的后續影響,卻在慢慢發酵開來。
大罷工后的沒幾日,一句奇怪的流言蜚語,便不知從誰口里說了出來,然后在電影圈里流傳開去。
這便是說這次大罷工,是有人要‘凍結永華’。
當然,流言的全段其實更長。
全句如下:
“鞏固南國,發展長城,滲透嘉禾,爭取大觀,凍結永華。”
這句話里透出來的意思,令人有些細思急恐,楊秋聽到之后便出了一身白毛汗。
他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便是:其一,馬上把自己家里的人查一查;其二,不管這話是真是假,讀書會的人要倒霉了。
其二他楊秋管不了,其一倒是迫不急緩了。
楊秋可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公司成了第二個永華。
讀書會,楊秋確定自家公司還沒有。
那再所謂的滲透,就只能是靠關系戶一個個的拉進來了,那倒是只需理一理公司成員的關系就好。
鄒定鑫,沒有問題;
屠梅欽,沒有問題;
王天霖,沒有問題;
高立,沒有問題;
……
夏夢,嗯……,沒有問題;
鮑芳……嗯?……
……
“抗戰的時候,很多北平魔都的同學都流亡到了桂省,我們很多人就組織起了劇團,為大家表演話劇,那時候桂省剛好組織西南八省戲劇展覽會,歐陽先生就是主辦人。”
彌頓道,楊秋的總經理辦公室里。
鮑芳正握著一杯茶,一邊回憶往昔一邊給楊秋徐徐道來:“那時候我們正在表演話劇,歐陽先生也來看我們表演,看完后就指著三個人跟我們校長要人,我就是那三個人之一。”
“所以后來你就在歐陽于倩先生的安排下,進了桂省的省立藝術館?”楊秋翹著二郎腿,在一旁靜靜問道。
“是啊,不但進了藝術館,還拜了歐陽先生為師。”鮑芳笑了笑,繼續道:“歐陽先生的戲劇理論和導演藝術,是非常豐富的,只可惜我跟著歐陽先生時間太短,學的還是太少。”
鮑芳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我進了省立藝術館不久,歐陽先生就來了香江;等我來了香江,歐陽先生卻又馬上回內地去了。”
“鮑大哥,既然、既然你和歐陽老師是師徒,怎么沒加入讀書會?”楊秋很是有些猶豫地問道。
鮑芳有些發愣,頓了一下后才笑道:“歐陽先生都沒加入讀書會,我進去干什么。”
“什么?!”楊秋有些愕然。
“歐陽老師常說‘書是悟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我想想也對,便自己干自己的了。”鮑芳放下手里的茶杯,笑道:“楊老板這話問的,是聽了最近的流言蜚語,有些怕了吧?”
“……”
被人看穿楊秋有些尷尬,不過還是點頭正色道:“是。”
“那楊老板請放心,我鮑芳是不會做這些事的。”鮑芳臉色也是一正,嚴肅地說道:“我鮑芳喜歡拍電影,也只是喜歡拍電影而已。”
“那便好。”楊秋心下舒了一口氣。
“不過……”
“……”
好吧,事情最怕的就是不過!
楊秋剛舒的一口氣頓時又吸了回去,瞪著眼睛看著鮑芳繼續道:“不過楊老板,我能不能外出拍一部戲?”
“什么?”
“鳳凰那邊的朱石鱗導演,因為缺演員,想找我拍一部戲。”
“……”
楊秋心下愕然,驚訝地問道:“長城那邊沒人嗎?”
“長城那邊不肯借。”鮑芳無奈地攤了攤手,道:“袁仰桉經理認為演員是一個公司的招牌,堅決拒絕外借。”
特么的長鳳新不是三位一體么?啥時候還鬧過這出戲……
與長城的建立不同,鳳凰的主要成員,來自于‘五十年代影業’。
這家五十年代影業公司,是五十年代初由一堆進步影人建立的,具有合作社模式的電影公司。
簡單來說,就是吃大鍋飯的。
公司沒有直接的資金支持,主要依賴銀行貸款和所有電影人的勞動力、工資報酬作為資本進行運作。
待到電影下映后,以利潤再按照電影人的貢獻大小給予片酬。
這種純理想的制片模式,對影片質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五十年代也出過不少好片子,但只要一兩部片子的票房不理想,基本這條公司的運作線就斷掉了。
五十年代正是死于此。
后來大導演朱石鱗在五十年代的基礎上,創立了鳳凰影業公司,基本也沿襲了其大鍋飯的模式。
不過其聰明的一點,便是引進了賣片花制度,使影片有了一定的票房保障。
但是……
你賣片花,是要有賣點的啊!
鳳凰一窮二白的,除了兩三個導演有點名氣,哪來的賣點?
所以外面找有名氣的演員,便成了鳳凰唯一的出路,但是按鳳凰的制片模式,演員的片酬得后拿,至于最后拿不拿的到又得另說。
所以找那些吃苦耐勞不為錢的進步影人,成了鳳凰唯一選擇中的唯一。
而這些人里面,拍國語片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長城。
只是,長城不外借……
這就讓鳳凰有些斯巴達了!
也讓楊秋有些斯巴達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