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鏡頭的難度,出乎了楊秋的預料。
他本以為就是專利上兩塊異形玻璃,按照一定的角度搭好就行,這工作量最大的,應該也就是計算好數據,然后按數據找人做出來罷了。
但第一關的數據,就把趙樹深給難住了。
畢竟他是學攝像拍電影的,而不是學數學物理的,用鏡頭他會,可設計鏡頭就不行了,這種異形鏡頭的曲線設計,他還真是一竅不通。
再加上特種玻璃的折射率還不同。
最后還是花錢找了香江大學的一個英裔教授,才給解決的。
然后,更麻煩的便來了。
這做鏡頭,得用到特種玻璃,還得是純度高的特種玻璃才能做。
可滿足條件的玻璃,香江沒有……
別說香江了,現在全亞洲能生產這種玻璃的,也就只有霓虹了。
所以趙樹深又花大價錢,帶著數據圖紙,跑去霓虹那邊,找到一家專門的光學研究所,修改定制了四幅拍攝以及放映鏡頭。
前前后后,從拿到專利書到做出成品,幾乎半年都要過去了。
楊秋這邊倒還沒什么,可身為技術狂的趙樹深,這半年來幾乎把心血都耗在了這上面,連和女朋友麗兒小姐的婚期都推遲了。
倒是讓楊秋對趙樹深有些刮目相看。
大觀的試片室里,燈光暗淡。
整個試片室里的光源,也便只有后面放映機鏡頭里放出來的燈光。前面特制的寬銀幕上,正放著一幕幕無聲的畫面。
維多利亞灣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一艘渡輪正緩緩滑過;
草木茂盛的獅子山上,煙氣寥寥,正全然俯覽著整個半島;
熱鬧的淺水灣沙灘上,游客如織,海水翻涌,形成了一副人與海的交際線。
……
寬銀幕鏡頭,天生便適合拍這種波瀾壯闊的鏡頭,更能讓人從那仿佛無邊無盡的視角中,體會到那種天地之大的感覺。
此刻的放映室里,楊秋這種早已習慣了寬銀幕的人到還好說。
剩下的;
就不用看李漢祥三人了,單單這部風景短片的拍攝者趙樹深,便已經又陷入了對這種鏡頭的深深震撼之中,看得那叫一個目不轉睛。
短片并不是很長,也就五分多鐘多一點,然后在楊秋看來,趙樹深可能不懂,亦或是急于拍攝了,畫面的構圖并不是很理想。
總之,這部短片并沒有極限凸出寬鏡頭的優點。
但試片室里眾人,還是前前后后,很認真地看了三遍。
因為,實在是太震撼了!
除楊秋和趙樹深外,這可是李漢祥他們三人第一次接觸到寬銀幕電影,這種無語倫對的鏡頭表現張力,可是現在流行的標準鏡頭無法可比的。
要不然,也不會后世的電影幾乎都是寬鏡頭了。
銀幕漸漸暗了下來,試片室的窗簾也被拉開。幾縷陽光照了進來,將試片室映得亮堂起來。
啪啪啪——!
楊秋笑著拍了拍手,看著趙樹深贊道:“趙兄,雖然一路磨難重重,但是能夠把這個變形鏡頭真正做出來,你算是居功至偉了。”
“楊老板,好話還是先不要說得太早啊。”趙樹深擺了擺手,臉上卻帶著幾分愁色道:“就算這個變形鏡頭做出來了,但實際困難,卻還是有不少啊。”
“哦?趙兄在擔心什么?”楊秋側首問道。
趙樹深頓了一下,指著面前的寬銀幕嘆道:“就不說別的,單說面前的寬銀幕,香江這邊就沒有一家戲院支持,我們這寬銀幕電影拍出來,怕也暫時沒有用處啊!”
“戲院的問題……”
楊秋躊躇了一下,忽然笑道:“別的我不敢保證,但只要寬銀幕的電影出來,我敢擔保,香江肯定會有一條院線,將支持這種寬銀幕的電影。”
“楊老板的意思?”趙樹深疑道。
“樂宮樓對面,何首富家的那棟爛尾住宅樓地皮,我花一百萬港幣買下來了。”楊秋想了想,還是如實相告道:“我想那里加建個商場戲院之類的,還是綽綽有余了。”
趙樹深陡然一驚,坐直了身子訝然道:“楊老板要建院線?”
“正有此意,而且不止如此……”楊秋拂了一下衣袖,淡然地道:“港島灣仔的東城大廈,我也花一百八十萬拿了下來。”
“……”
不僅如此,楊秋還有一點沒說。
一等拿下這兩處地點,楊秋便拿著地契合同,派人跑去臺行申請了五百萬港幣的貸款,想來在某些人的配合下,拿到這筆錢應該會很容易。
而貸來的這五百萬,或租或買,再搞定三家戲院就很簡單了。
當然,楊秋肯定不會租現成的戲院,畢竟多功能影廳和現在的單一超大空間的戲院,從結構上看差別太大了,也不好改裝。
楊秋更趨向于租賃商場或空間較大的寫字樓。
而擁有五家戲院,便是楊秋此時對嘉禾院線的初步展望。
聽了楊秋的兩句話,趙樹深訕訕笑道:“沒想到楊老板,竟有暗地里就搞了這么一把大手筆。”
“哈,大手筆談不上,只是希望做事能自在些罷了。”
“那楊老板的院線,打算全部采用寬銀幕?”
“嗯。”
“楊老板對寬銀幕信心這么足?”
楊秋指了指坐在他身邊另一側的李漢祥三人,答道:“以前也就一般般,但剛剛看到他們的表現,我倒是信心十足了。”
“哈哈哈——”
趙樹深一陣暢懷大笑,接著便帶著幾人去了自己的工作室,給他們看了看成品的變形鏡頭。
因為鏡頭已經封裝,從外表看上去除了稍大一點,幾乎和普通鏡頭沒差別。
但是從鏡口處往里看時,便能發現兩者的明顯不同,普通鏡頭里面的鏡頭是圓的,可這個里面的鏡片卻是橢圓形。
“這個變形鏡頭的第二個難點,便是因為是鏡頭套在鏡頭上使用,所以拍攝時要經過二次對焦,很不容易調教,幸好這大部分還是經驗問題,多玩幾次,應該也比較容易上手了。”
瞧著楊秋把腦袋伸到攝像機的取景器前猛瞧,趙樹深在一旁便繼續述說起變形鏡頭的難點來。
“……另外,這個鏡頭拍攝不了三米以內的物體,這個距離,虛化很嚴重,二次對焦也根本不管用。”
楊秋頓了頓,皺眉問道:“不能解決么?”
“能。”趙樹深指了指攝像機,頗為調侃地道:“只不過得去掉那副標準鏡頭,可這樣一樣,變形鏡頭和攝像機也得大改,這就不是純粹的光學問題了。”
“……”
果然,沒點技術以及人才儲備,還是別想著玩這種技術活了。
楊秋嘆了一口氣,悵然道:“三米也行,拍個電影也差不多夠用了。”
“用?哥,你打算用這個家伙拍電影了?”李漢祥雙眼放光地撫摸著面前的變形鏡頭問道。
楊秋點了點頭:“嗯。”
“啥時候?”
“下部吧,總得先把《阿嬰》完成了再說。”
“嘖嘖!早知道有這技術,我的《貂蟬》應該晚點開拍的,不然這技術就用上了。”李漢祥忽然砸了砸嘴,有些郁悶地說道。
“呵,給你的《貂蟬》用這個,拍完了去哪放映?當我的戲院今天買明天就能用么。”
“……”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