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崔文卿為履行替黎族人建立黎族城的承諾,特地出城勘驗新城選址。
在崔文卿的計劃當(dāng)中,黎族城當(dāng)靠近土地肥沃的黃河沿岸,以府谷縣西南至麟州的這段百里地中最為合適。
這片地域土地便于耕種,也十分利于種植棉花,而且遠(yuǎn)離大齊與遼國的交戰(zhàn)區(qū),對于向往安居樂業(yè)的黎族人來講,實乃非常不錯。
所以崔文卿的初步意向便是將城池建在這里。
德倫巴郎自小在崖州長大,還是生平首次來到北疆,隨著崔文卿沿著黃河一路行來,自是忍不住嘆為觀止。
他既感嘆北疆地域之博大廣袤,也感嘆北疆之人杰地靈,生平首次覺得這次遷徙而來實在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一路行來,就這么走的兩天邊走邊看,馬隊終于在大堡津附近停了下來。
大堡津乃是府州三大渡河津渡之一,位于府谷縣與麟州的中間地帶,于兩者均是相隔了六七十里,而在渡口東面便是隩州,可為輻射三地,地勢便利。
當(dāng)看到大堡津那片茫茫的蘆葦蕩和河灘地,德倫巴郎一眼就喜歡上了這里,對著崔文卿懇切言道:“崔大人,不用再看了,我族就以此為城。”
聞言,崔文卿點點頭,環(huán)顧一周,也很滿意這個地方,翻下馬背走到河邊撿起一根細(xì)長的樹枝,就在沙地上花了一個圈,笑言道:“那好,依照振武軍大都督府對黎族遷徙百姓的承諾,新的黎族城就建在這個地方,我會將此事稟告給折大都督以及府州姜刺史知曉,待他們同意,德倫族長就可以遷移族人來此,扎營建城!
德倫巴郎大是激動,感激零涕的深深一躬:“多謝崔大人,整個黎族都將銘記你的大恩大德!
是夜,崔文卿一行就在大堡渡扎下了營地。
可見幽幽草谷中,護(hù)衛(wèi)騎士們搭建起了幾座白色的營帳,又在營帳中間堆了一團(tuán)篝火,上面架起了烤羊。
好在大堡渡口就有一座驛站,食物酒水均是不缺,得知崔文卿到來,驛丞更是親自送來了一車美酒,以作慰勞。
待到烤羊金黃油亮,壇壇美酒也被騎士們拍開泥封打開,凌冽的酒香回合著清新的空氣在營帳內(nèi)彌漫來開,大是醉人心扉。
舉起陶制海碗,崔文卿與蘇軾重重的碰了一下,在一片大笑聲中慷概飲盡。
飲吧之后,蘇軾將陶碗擱在草地上,滿是感概的言道:“文卿兄,回想當(dāng)日你我出京安撫,真是前途未知盡是迷茫,那時候我更擔(dān)心會完不成朝廷的安撫重任,然沒想到的是,咱們卻做得很好,不!準(zhǔn)確來說,應(yīng)該是你做得非常好,是你帶領(lǐng)在下,攻堅克難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重任,目前北地安穩(wěn)、百姓安居,見此狀實乃讓人大覺欣慰,文卿兄也功不可沒!”
崔文卿盤著雙腿坐在草地上,注視著蘇軾被火光染得通紅的俊臉,不禁笑道:“蘇兄,你我同為安撫使,何須計較是誰帶領(lǐng)誰,誰又比誰辦法多呢?崔文卿功不可沒不假,然你蘇軾同樣也是功不可沒啊,待到回朝,咱們也能夠向著官家以及朝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是啊,出來這么久,的確也該回去了!碧K軾笑著拍著自己的膝蓋道。
崔文卿一怔,訝然道:“怎么地,蘇兄莫非還想家了不成?”
蘇軾哈哈笑道:“朝廷圣旨一道,令你我為戶部員外郎,自然有讓我們速速回京之意,你難道還不明白么?”
“可是目前朝廷卻對你我去留還沒有明顯指示”崔文卿不禁有些疑惑。
蘇軾正容道:“目前已經(jīng)入秋,再過兩三月就是冬日了,遼國想要入侵,那么這兩三個月便是最后的時間,否者待到大雪封路馬不能行,遼國也不可能發(fā)動較大戰(zhàn)事的,因此而已,此乃遼國的最后機(jī)會!
崔文卿點頭示意明白,言道:“對于此事,我倒是聽娘子提及過,然目前根據(jù)潛伏在遼國的探子回報,遼軍似乎并異動。”
蘇軾搖手笑道:“并非是遼人毫無異動,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機(jī)會,今歲春日你我安撫隩州,平息了隩州異地安置之民動蕩,又多施善政減稅原住民,振武軍充實的兵員也在你和折昭的訓(xùn)練之下,很快形成了戰(zhàn)斗力,天時地利人和都被我們占據(jù),遼人自知討不到便宜,也就放棄南侵了。”
崔文卿略一思忖,就明白了蘇軾的意思,失笑道:“沒想到這些遼人還真會審時度勢,判斷局勢啊!
蘇軾點頭道:“遼國分為兩院,歷來對我朝之戰(zhàn)事通常是由南院負(fù)責(zé),而相傳南院樞密使蕭陌本就是眼界高遠(yuǎn),眼光獨到之人,且他尤為遼人繼耶律休哥之后的第一名將,自然不會在形勢不利于遼國的時候,莽撞發(fā)動南侵。”
崔文卿了解的點點頭,笑道:“如此說來,我倒是可以放心,相信娘子現(xiàn)在也能夠安枕了吧!
翌日一早,馬隊拔營起行,返回府谷縣。
一路上,馬隊不疾不徐的慢慢行進(jìn)著,崔文卿和蘇軾并馬而行,彼此之間談笑不斷。
這時候,夯土官道忽然拐折向西,沒入了一片柳樹林中。
可見楊柳依依,柳絮如飛,稀疏的樹林并不能夠遮擋住遠(yuǎn)處的美景。
秋日的暖陽下,群山巍峨聳立矗立天際,黃河如帶奔流不息,碧綠了許久的草地終于有了一絲蕭瑟的黃色,在呼嘯卷過的河風(fēng)中輕輕搖曳著。
崔文卿大感心曠神愉,正欲開口出言之際,突聞一陣輕輕的吵雜聲隨著河風(fēng)傳來,抬目一看,卻見前面不遠(yuǎn)處正有一輛馬車傾斜在了官道之下,任憑那拉車的棗紅色駿馬奮力出蹄以及車夫賣力推動,車輪都陷得是死死的,無法脫困而出。
見狀,崔文卿眉頭微微一皺,吩咐一名親衛(wèi)騎兵道:“去看看,那里怎么了。”
騎兵抱拳領(lǐng)命,飛快而去,還未等崔文卿一行走近,他已是飛馬而回,抱拳言道:“啟稟崔大人,前方馬車車輪陷入深坑不得而出!
馬車車夫見到有人到來,也連忙跑了過來,汗津津的臉膛上布滿了愁眉苦臉之色,對著崔文卿深深一躬道:“這位大人,小的剛才駕車不甚駛?cè)肓丝拥纼?nèi)不得出,還請大人能夠施以援手!
如此小事,崔文卿自然不會拒絕,頷首間跳下馬背,對著騎士們招呼道:“走,大伙兒一起前去幫忙,將馬車退出來!
蘇軾以及眾騎士轟然允諾,全都紛紛下馬跟隨崔文卿上前。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