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虐的所謂檢驗被索倫全面打臉后,很多人都琢磨著,按照恐虐一貫的囂張跋扈脾性,這仇怕是結大了,索倫的旗桿是否能立的住,很成問題。
但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恐虐并沒有應激報復,找個借口玩錢多兄弟多就是欺負你、你能怎么地的戲碼。
而是一反常態的仿佛一切都沒發生過。
這原因,尋常人猜不出,凱恩卻能猜個差不離。
主要還是因為神性、神職。
恐虐顯然是感應到了索倫的神靈特質。
其實這方面的事,也沒有多么的玄奇不能言喻,尤其是在戰錘40宇宙,帝皇的星炬效應,就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神靈之間,哪怕是坐在自己的國度中,也能遙遙看到,同類的光芒,就仿佛其他山頭上的烽火。
這種神性本質是很難遮掩的,恐虐的測試,更多是對索倫的崛起模式的不認可。
祂們誕生時,那都驚天動地,怎么這個就這般順滑,忽然就多了個同類,是不是后娘養的,天生次級神靈,被祂們這些大神欺負的?來,試一試。
結果是不是后娘養的沒試出來,弄之不死到是試出來了。
邪神們其實也明白,新的邪神出現,是宇宙的大勢所趨,正因為如此,祂們才算計帝皇,因為之前色孽上位時,其他三位就從算計中得了好處,最能算的奸奇得到的好處最多,永恒之井就是那時徹底落入其手中的。
于是,既然新神出現是必然,那么為什么不能一定程度的由我們左右呢?
但真當現實中發生了新神已降臨的情況,四邪神也只能是用凡事總有第一次,新的時代已到來之類的說法來安慰自己了。
這便是神靈的局限性體現。身在其中,超脫很難。
凱恩沒有被這一方世界綁縛,才能在四邪神名下瞞天過海,當然也無法享受神靈的種種好處,完全靠技術和自身實力的撐起逼格。
而作為造物主,造神,無疑是一種實用且顯手段的操作。
四邪神也隱約感到死神索倫的出現有些蹊蹺。可缺乏有力的證據,也只能是暫時至于觀察。
不過,無論是死神索倫的崛起,還是格雷迪厄斯的戰事,都從某種程度為四邪神敲響了警鐘。讓祂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于是一波秣馬厲兵,已經在路上,相信很快就會給這個宇宙帶來全面的影響。
而目前已經顯現的,則是四邪神內部的摩擦,明顯變少,尤其是大的事端,已經沒有。
兩年前,色孽和納垢,還因為一塊兒混沌之地,派遣各自的得力軍團打生打死,一般這樣的戰爭,都是以十年為存在單位的,可如今卻突兀的結束。
這背后,就是邪神對于以格雷迪厄斯戰爭為代表的、這幾年發生在實體宇宙的事情、所表現出來的征兆,上心了。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格雷迪厄斯,還是哥特星區,正在進行的戰事,都開始有了加料的趨向。
勝負不是特別重要,但邪神顯然想通過加料,探出更多的信息。
“恐虐的惡魔軍團要入場,納垢和色孽也不會耽擱太久,而且祂們的軍團風格,一個善突襲,一個很隱秘,這些你要注意了。”
凱恩提醒著盧萬斯伯格。
局勢的發展總是很難如人愿。這次凱恩在戰錘40宇宙的遭遇顯然也是如此。
從卡洛斯窺視、以至于反被他奪了奸奇的秘寶永恒之井那一刻開始,整個局勢就跳崖式的開始了失控。
當然,凱恩并不為自己當時的選擇而后悔。
畢竟說到底,他來到這個宇宙,不是為這個宇宙的人類的福祉而奮斗的。而是落坑自救。既然有了迅速出坑的機會,怎么可能錯過?
而自救完畢后,重新回坑里尋寶,在看這一攤兒,如果說有什么是讓他感到欣慰的,北斗星區兩百余年的種田發展,無疑能算一個。也是他與家底雄厚、掛有夠犀利的四邪神抗衡的主要底氣之一。
凱恩并不知道四邪神有了非比尋常的預感,而開始備荒備戰。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來考慮問題。
第一秩序在這個宇宙兩百余年默默種田,其積蓄之力,已經被米蘭達爆發出來,多達數十萬的蟲巢體系、在各星系的資源富集地開始高速成長,就是體現。
第一秩序現在需要一些時間,不用太久,幾年也就夠了。屆時,第一秩序將像參天大樹根植于大地般,牢牢將自己根植于這個宇宙中,任是什么風暴,都休想將其摧垮。
而如何為蟲巢的發育,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呢?
凱恩在這個問題上,反向思維了一下,覺得這個時候,這種情勢下,慫、忍讓不是辦法,莽,兇狠的進攻才是正確選擇。
而既然是這么個思路,如何應對盧萬斯伯格所代表的哥特星區的軍民的求拯救,也就很容易選擇了。
“第一秩序將會盡力扶持。”凱恩開始許諾:“一個月內,會有超過兩百艘啟示錄級武裝運輸艦,投入使用,用于拯救難民。”
“同時,一個月內,三十顆能容納兩億人自給自足的大型殖民衛星,會在庫爾納恒星系建成,而這只是第一階段。”
“還有,第一秩序的機器人部隊,會以每月投入五百萬臺的速率,加入到各殖民地的戰事中。第一階段為其十二個月。”
“另外,第一秩序會組建專門的制軌艦隊,每支艦隊大小艦船一百二十艘,第一階段會在三個月內投入五支艦隊。”
“最后,圣光教派會支援三萬人規模的高階圣堂武士,以及十萬人規模的圣光牧師,用于緩解各殖民星的超凡壓力。”
盧萬斯伯格先是聽的瞠目結舌,然后則是不斷的吞咽口水。等凱恩說完,小心翼翼的問:“第一秩序有這樣的力量?”
凱恩微笑:“不瞞你說,大部分需要緊急生產。而這會造成數倍于一般生產的消耗,對于第一秩序而言,這差不多等于一次性就將三分之一家底掏出來了。”
盧萬斯伯格情緒上頭,很走心的道:“我代表哥特星區的全體軍民……”
凱恩擺擺手,打斷道:“沒有必要,要知道我砸這么多資源到哥特星區,等于是將這里打造成戰場。是變向的讓這里的人家破人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里會死很多很多人,比卡迪亞要塞那邊更慘烈、規模更大。”
作為守衛恐懼之眼門戶的卡迪安之門的后勤基地,卡迪亞要塞的諸多特色之一,就是全民皆兵。
有個說法,說十二歲還不能玩轉各種單兵兵器,那么他或她不是一個合格的卡迪亞人。
戰斗的本能,已經隨著歲月流轉,鐫刻到了卡迪亞人的基因中。
帝國上下普遍承認,從許多年前開始,那里新生的每一代人,都要比帝國其他地區的那一代人更具戰斗天賦,是天生的士兵或軍官。
而在這一特色的背后,便是從未散去的硝煙,戰爭已經是那里的日常,若是這周沒發生什么像樣的戰斗,人們反倒會覺得異常。
盧萬斯伯格也跟許多帝國的將領一樣,很符合慈不掌兵的特質,他聽凱恩這么說,并沒有被嚇到,而是回答:“即便如此,我仍舊要代表人們感謝你以及第一秩序,畢竟至少是你們,給了大家一個不那么憋屈的戰死的機會。”
這回答讓凱恩無言以對。戰錘40宇宙在諸天,那都是能排進前三的割草機宇宙。
人命真的就跟豬草,被一片片的割,而且大部分時候,被割草者,往往連最寒酸的武裝都談不上,想抗爭都做不到。
但在如今的哥特星區,不存在這個問題。
只要愿意戰斗,武器彈藥、基本護具,從來不缺,款式繁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第一秩序的生產和投送能力非常恐怖。
第一秩序在前期跟盧萬斯伯格合作時,就很注重自家的物流體系建立。
那時候工業生產線還處于自我復制階段,尚不能大量生產運輸艦,于是第一秩序就開出高于市場30的價格收購運輸艦船,另外就是高福利待遇以及安全保障,雇傭海員。
因此,當后來運輸艦開始成批成批下線入役時,第一秩序并不缺海員。相關的造血機制已經建立,合格的海員被源源不絕的培訓出來。
而所謂合格,自然是指人艦之間的適應性,這是一個相互的事。市面上的尋常海員,即便優秀,經驗豐富,也未必就能玩得轉第一秩序制造的艦船,以及相關的運作方法。
正是因為這樣,第一秩序對那種經驗豐富、技術高桿的老海員反倒不怎么渴求。頭腦靈活、善學肯學能吃苦的,才是最愛。
這就導致很多被圈里人瞧不起的后進這個圈子的排資論輩和迷信情況,都很嚴重小年輕,沒過幾天,搖身一變,竟然也成了艦長、大副了。
從而導致哥特星區海軍軍方、乃至民間一些不乏酸味的輕視之言的流傳,比如某條狗運氣好,進了第一秩序的運輸船團,過段時間也能混個艦長當當。
可很多時候,時間自帶打臉效果。
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第一秩序的運輸船團,并沒有像某些人斷言的那樣,事故頻發,災禍連連,相反,迅速成為商家最信賴的行業霸主。
用某些老船長的話說:“要不是他們的船團大部分時間都在跑自家的業務,我們怕是已經失業了。”
不僅專業,并且還強悍,自第一秩序物流船團成立以來,所有,注意,是所有,試圖打劫船團的海盜,無一逃脫。要么被當場打成了宇宙塵埃,要么就被掛了桿子,要么就在某個礦星上挖礦到死。
關于這個掛桿子,這個世界的帝國海軍并沒有相關習俗,是第一秩序自己的文化特色,據說可以追溯到行星內的大航海時代。
那時懲戒海盜的傳統辦法之一,就是掛在港口附近的桿子上,讓往來者都能引以為戒。
第一秩序沒有掛港口,而是特意準備了一片戈壁大地,然后將海盜像是掛風干肉一般,掛在那里,風吹日曬,活活熬死。
因為總是能全滅無漏網、以及刑罰酷烈,據說那里如今已經成了森林……
哥特戰爭打響后,第一秩序物流船團的威名不墜,管你是惡魔的艦船,還是墮落的星際戰士的艦船,又或混沌信徒的艦船,來了基本就走不了了。
也不全靠保護船團的護送艦隊,運輸艦自身也配備著一些簡單卻高效的武器,很多輕視者,都是中了這類黃蜂尾后針而敗亡。
正因為以武器彈藥和醫藥品為主的供應,有第一秩序保障,那些被混沌勢力攻伐的殖民星的人們,也不用在絕望中被割草或投降,還可以選擇戰斗。
利好消息是,無論是帝國防衛軍,還是帝國海軍,都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停的收編著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戰斗才能和天分的民間人士,使得軍隊戰力迅速向精兵轉化。
精兵第一步,無非是足夠的訓練和見過血而不崩。
當然還有第二、三步,第n補,像什么軍魂,基層軍官素質等等。而戰火淬煉的民間人士,大多很適合成為特戰者。
畢竟他們一開始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在軍人非常關鍵的紀律和服從方面,沒能及時培養成型,等到實力全面成長起來,就如同已經脫離了苗期的樹干,想要矯正已非常困難。
而特戰者并不是特種兵,而是介于特種兵和游擊隊之間,還帶著那么幾分特工的味道。
軍隊是需要這種人的,尤其是如今的哥特星區,戰爭模式迅速向這地面戰偏轉,并且人類一方往往擁有制軌權,卻因為投鼠忌器,不能放開來轟炸,這就格外需要合格的潛伏者當眼睛。
這也是第一秩序給哥特星區帶來的變化,換成其他星區,依照帝**方固有的習慣,早就不分敵我的開炸了,并且往往是被玉碎的當地民眾,死傷遠多于真正的敵人。
可在哥特星區,這么干就等于是不給第一秩序面子,對于這里的人而言,無論是官還是民,軍人又或百姓,不給第一秩序面子都是個非常嚴重的失智問題。
第一秩序的威名,是靠實打實的業績贏得的。民眾口碑,遠高于媒體宣傳,用某些人自鳴得意的話說:我們只負責打勝仗。
這種說法其實有些吹噓了,并且也多是周邊人員,并非第一秩序的核心人士。
準確些說,迄今為止,第一秩序在哥特星區,可以說敗是小敗,勝就一定是大勝。
小敗就是輸物輸地不輸人,有序轉進,成功撤退。
大勝一般指全殲來敵。
這也是凱恩對大勝的定義,非殲滅戰不能稱大勝。
什么繳獲多少,占了多少土地又或哪個要地,這些在凱恩心中的分量都相對輕,主要是人員。
用他曾在某次事件中不乏戾氣的話說:“我看你有多少兵可以頂得住成建制的死。”
正是有凱恩這樣的主子,第一秩序在混沌勢力中,迅速打響了聲名。
阿巴頓,以及后來增援的惡魔軍團將領,都在為自己那些失聯的戰團惆悵。畢竟大家現在都明白,與第一秩序戰力遭遇且失聯,兇多吉少,哪怕再難以置信。
而最讓惡魔軍團將領們感到心中苦澀的點在于,第一秩序聽名,以及看其表面表現,是那種愛護民眾到有點圣母的組織。
而它們當初出征前,均覺得這是可以利用的點,脅迫民眾,逼第一秩序就范,一坑一個準。
可實際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事實已經一再證明,面對這種脅迫,第一秩序的應對手段往往是直插老巢。
數支知名的惡魔戰團,就是這般被斷了根兒。除了出征參與脅迫的那一批,剩余守家的被殺的光光的,然抽出征的這批沒有給養、沒有補充,甚至無法跟友軍有效溝通,及時喚來援軍,以至于悲慘的被不斷蠶食而只能除名。
具體干出這種勾當的,正是來自格雷迪厄斯的斗劍士們。
如今,至少在哥特星區,斗劍士的名頭遠不是帝國防衛軍精銳暴風兵說能比的,而是與星際戰士戰團一個等階,整體戰力甚至更強。
斗劍士們從格雷迪厄斯跑來了哥特星區,那么他們的家園格雷迪厄斯呢?
那里是神仙戰場,普通人有多少都不夠填的,兩年前格雷迪厄斯就基本沒人了,要么被撤出來了,要么死了,能留在那里的,無不是戰火淬煉的精銳中的精銳,是傀儡戰團的指揮官,與全惡魔戰團撕逼只是他們的日常。
至于格雷迪厄斯人是如何撤出來的,主要還得感謝太空死靈。
說到這個,就連凱恩都感到意外。
畢竟在他的認知中,太空死靈就是一幫因為自己出身環境惡劣,于是幾乎仇視所有其他生命更確切的說是生存條件比他們好的,然而比他們當初的生存條件還惡劣,最終卻能成為星際文明的智慧種群,在這個宇宙,截止目前還沒有出現的心理扭曲人士。
他實在無法想象,要如何的曲意奉承,才能跟這幫見不得別人好的超級小心眼兒良性互動。
而現實給了答案,外壓夠強,就能化敵為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