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她愿意,薛氏也不許。
薛氏見狀,索性跟米氏說,讓米小蝶不要再往自家來了,雖然同信和元時不在,但還有個外甥還在家里住著呢。
米小蝶一個大姑娘家有事沒事往自家來,總不太妥。叫人看見,豈不是壞了米小蝶的名聲?
紀青青聽薛氏說的時候忍不住好笑,沒想到自己的娘也會這么拐彎抹角的說話,還真是難得!
米氏一聽這話就有點坐不住了。
若是應了薛氏這話,以后再想要開口可就難了。
索性將心一橫,米氏笑瞇瞇的東拉西扯了半天,然后便說到了米小蝶,變著花樣的夸她,拉拉扯扯的,又說到紀同信。
“小蝶那孩子性子和順溫柔,又聰明能干,還做的一手好繡活,相貌在這四鄰八村也是一等一的。咱們又是妯娌,知根知底的,我看那孩子跟了你家同信正好,這才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雙呢!三弟妹早些娶了兒媳婦回來,也早早享福,家里的事兒啊,也有人分擔了!這樣的好事,三弟妹不會不應吧?若不是瞧在咱們是妯娌的份上,這么好的姑娘我可舍不得往外說呢!”
薛氏聽得心里直冷笑,臉色控制不住的一下子也變了三分。
當下皮笑肉不笑的拒絕了。
“我們家同信是個粗人,可配不上那么好的姑娘,這事兒還是算了吧!”
若是換做別人聽了這話,就明白這是拒絕的意思了,也就歇了心思了。
然而,米氏不甘心啊。
只要有一點點希望,她也不甘心放棄啊,便笑道:“哎呀,同信多出息呀,他要是粗人就沒有不粗的了!小蝶那孩子......”
薛氏聽得不耐煩起來,只好把話挑明:這門親事我不愿意!
米氏變了臉色,這才悻悻離開了。
第二天就把米小蝶送回了家去。
看樣子應該是打消了這主意。
紀青青也松了口氣,這事兒總算是結(jié)束了。
那米小蝶不是個好東西,兩面三刀。加上還是米氏的親侄女,若真死纏爛打最后用什么齷齪法子逼得自家不得不娶,豈不是得惡心死?
米氏還不得三天兩頭的跑來家里折騰?
沒兩日,學堂正式開學了。
虞老先生題寫的匾額被紀同向和人小心翼翼的掛上去,村民們情不自禁笑著叫好鼓起掌來。
人人心里生出驕傲自豪之情。
先生也已經(jīng)請好,是紀同向親自請來的,是一位人品端方的中年秀才,姓伍。
學識很不錯,為人也挺開朗,至少不是個迂腐的。
學堂后院便是伍先生的住處,他與他媳婦帶著小閨女一塊兒來。
他的兒子已經(jīng)娶媳婦成家,便仍舊住在自己的家里。
伍先生一家人昨日便已經(jīng)搬過來,掛牌之后,伍先生說了些話,便讓學生們進學堂里坐下,算是正式開學了。
一共十二名學生,最小的九歲,最大的十三歲,紀同曉和紀同泰也在其中。
紀青鶯也在學堂,幫著干活,前院的打掃擦拭,后院幫忙伍先生的老婆做點兒家務(wù)等。
她又記著紀青青教導的話,閑空了便聽聽伍先生的教導,跟著學幾個字。
紀同曉所有用的東西,以及身上的新衣服,都是紀青青家給的。
剛在薛氏那里討了個沒趣的米氏心里很不爽,忍不住嘀咕:“同曉是侄兒,同泰難道不是?憑什么只給同曉買東西不給同泰買?這心也忒偏了!”
米氏在紀老太太面前訴委屈。
紀老太太想,如果三房連同同泰上學堂念書的費用也承擔了,那么自家豈不是就能夠省下許多錢來?
畢竟即便不用交束脩,筆墨紙硯、書本、衣裳的費用也是不少的,而且逢年過節(jié)的,還不得給先生一點兒年節(jié)禮?
紀老太太也不由得抱怨,叫了紀明和來罵。
之前沒分家,她就挺忌憚薛氏,薛氏每次總能把她氣的半死,如今分了家,她輕易更不敢招惹薛氏了,但自己的兒子還是不怕的。
紀明和心里暗嘆,心道閨女和媳婦的話真是一點也沒錯啊,果然大宅這邊會說這事。
紀明和便向紀老太太解釋,三房也沒那么多錢供那么多人念書,畢竟這是長久的事兒。四弟兩口子不如二哥二嫂能干,所以才幫一把。若是大宅這邊念書的全讓三房承擔,說出去哪有這個道理?
無論紀老太太怎么說,紀明和就是死活不松口,氣的紀老太太牙根癢癢。
紀老爺子剛好回來了,聽了這事兒有些皺眉,喝住了紀老太太,才算作罷。
紀明和走了之后紀老爺子數(shù)落紀老太太,若是把三房惹急了,連同曉的那一份也不肯出了怎么辦?
米氏嘴快,道:“那還不簡單?同曉不上學了就是!”
“胡扯!”紀老爺子氣呼呼瞪了米氏一眼:“這話別讓我再聽見第二遍!”
紀同曉上不上學堂米氏當然不在乎,但紀老爺子怎么可能不看重?
畢竟多一個人念書,就多一份出頭的希望,有什么不好?
就算只中個秀才,那也是一份榮耀!
米氏因此惱恨上了三房,再也沒往三房去過,路上偶爾碰見薛氏,也裝作沒看見招呼也不打一個。
薛氏翻翻白眼,不打招呼更好!
紀青青抽空與薛氏去了一趟茶場,茶葉長得不錯,綠意盈盈,一眼望去,延綿起伏,十分壯觀。
此時已經(jīng)沒有了開荒種茶勞作的人群,只有日常管理巡邏的。
雖然一般而言夏茶比不得春茶、秋茶好,因為夏日茶葉生長的太快,茶香不足,比起春茶秋茶來味也更偏苦澀一點,但紀青青采摘了不少茶葉回去炒制了泡上,卻是十分驚喜。
這野山茶果然算得是本地特產(chǎn),即便是夏茶,那一股醇香清淡、余味回甘的味道仍然十分出色。
若是有了個好名頭推出去,不愁不名至實歸。
今日紀青青便是特意來多采一些,準備明日帶去給虞老先生嘗一嘗。
若是虞老先生說好,那么這夏茶也就可以上市了。
如果不行的話,這茶葉也得采下來,這樣茶樹才會長得更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