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張遵從CD出發的時間差點比關彝還要晚。
作為目前為止張家第三代唯一的男丁,在看到關家有了第四代后,張紹也開始著急了。趁著張遵這次回CD,張紹替兒子向皇帝請了相親假。
這個時候的張遵比兩年半前的關彝要吃香多了。
首先,人家的父親不像關彝的父親關興那樣,已經掛了幾十年了。張紹是尚書仆射,真正的可以影響朝廷決策的高官。其次,張遵的姑媽是皇后!第三,張遵是復興社的大股東,錢絕對不缺。第四,雖然張遵現在只是管三個縣的下郡太守,但那也是太守!二十三歲的郡太守,全蜀漢現在也就這么一個!
所以,和關彝的婚姻多少有些無奈比起來,張遵準備娶媳婦的消息一傳出去之后,張家的大門瞬間被各路媒人給擠爆了!
“你這個家伙啊,這么搞不是坑我嘛!這時候二叔指不定正罵著我呢。”
牛郫縣渡口,關彝的船隊已經駛出碼頭。隨行的人員其實并不算多,除了關小七等關家人以外,還有新招的侍衛長句寧,計劃中的信鴿培養師烏蒙阿木父子等人。這本來實屬正常,但讓關彝無語的是,張遵借送行的名義從CD跑了出來,到了牛郫后居然不回去了,直接拉著張家的幾十個家將上了關彝的船。
“嗨!兄長,小弟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把我的江陽郡搞好,哪有興趣去搞那些東西。再說了,通過這次上門求親的人小弟算是明白了個道理,大丈夫只要能建功立業,何患無妻?!要是小弟現在還是和兩年多以前一個樣,今天會有這么多人來求親嘛!您看,連費承、董厥那兩個老不死的都厚著臉皮派人上門提親了。他費家不是也想學我張家,兩姐妹都嫁給太子么?這會怎么想起把妹妹嫁給我?至于那董家就更不要臉了,他是我復興社的死敵啊!我復興社上下怎么可能和他們家結親?更何況董家的小姐才多大?今年十一月才十三!我有那么禽獸嘛!”
你們家張飛張三爺就是個禽獸,當年夏侯淵的堂侄女出門撿柴禾,結果被你們家張三爺給搶了做壓寨夫人——好像那時候夏侯夫人也只是十多歲吧!
“嗯嗯,這么多家千金小姐,你就沒一個看上眼的?”
“我哪有兄長這么好的福氣,定親之前還可以雙方見面談一談?算啦,本官去了江陽郡,去賨人的寨子挑一個吧!”
哎,家傳啊,你們家確實有這個家傳。
“那你這么跑了也不是個事啊,二叔發火倒是小事。反正我也被人坑慣了,這個也無所謂。但是你不能就這么去江陽郡上任啊,你的任命文件呢?幕府人員呢?”
“嘿嘿。”張遵賤賤的笑了一下,轉身就從懷里撈出來了朝廷的任命文件:“文件在此,小弟早有預謀。”
“你的幕府呢?本來以二叔的人脈,為你搭建一個精良的幕府完全不是問題。你只要老老實實在CD多待一兩個月就好。結果呢?你可要想清楚了,江陽郡現任太守馬秉,乃是改之的堂兄。結果改之在涪陵郡艱難輾轉九年,這馬秉根本不聞不問,可見不是好打交道的人。這交接的事情你可要千萬慎重啊。”
“嗨!這個更好說,這不是有兄長在嘛。哎呀!”
“你腦袋里裝的都是什么啊?本官身為涪陵郡太守,怎么能有資格去查江陽郡的賬?”
“啊!那怎么辦?兄長,你可要救我!CD我是不回去了,但江陽郡也要盡快接手!”
“真是個無賴!罷了,我們先不去交接。我們進入江陽郡后,就在漢安下船,然后為兄帶你去一個地方。涪陵那邊為兄派人催一催勇伯和承祚。”
“哈哈哈,小弟就知道兄長不會不管我的!我們在漢安下船后去哪兒?”
江陽郡,下屬三縣。三縣基本呈一條直線排列:北端是漢安縣,縣城所在區域基本與21世紀的四川省內江市區重合。中間是郡治所在的江陽縣,也就是21世紀的四川省瀘州市。東南端是符節縣,縣城所在位置大體在21世紀的瀘州市合江縣城區范圍之內。
后世的內江,以盛產甘蔗、白糖著名,號稱甜城。不過在這個年代,甘蔗還在印度半島的某個旮旯里。所以甜城什么的,是沒有的。而后世的瀘州,號稱酒城——這個就跟關彝更沒有什么關系了:生產高度蒸餾白酒是很多穿越者的大殺器,關彝要搞也沒啥難度,但問題是他現在缺糧食缺得要發瘋,誰敢搞糧食酒業他恨不得殺了誰。他自己又怎么會去搞高度白酒這種極其耗費糧食的東西呢。
之所以在漢安下船,是因為從漢安縣城往西南方向走大約五六十公里,就到了一個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名字,但在后世赫赫有名的地方:鹽都——自貢。
鹽,作為一切動物身體里必須有的東西,對于人類生存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直到中國的經濟徹底起飛之前,幾千年來,鹽業都是國家財政占比極重的來源之一。
具體到蜀漢來說,因為蜀漢不沿海,所以蜀漢國內的鹽基本都是通過抽取地下鹵水,然后蒸煮得鹽。蜀漢為此專門設置了司鹽校尉,負責全國的食鹽生產、銷售。第一任司鹽校尉是王連,幾十年下來,王連和他以前在鹽府的屬下呂乂、杜琪、劉干等人,都先后成了兩千石高官,由此可見主管鹽業的官員在蜀漢政權內部的重要。
但是蜀漢的鹽業生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生產技術落后。當然,這種落后是相對于后世而言——總之,由于生產技術的限制,蜀漢的食鹽生產,往往是先選定地方,然后人工挖一個表面積很大的坑,之后慢慢的往下挖,直到人在井下無法呼吸為止——這種方法,一般只能抽取地下一二十米之內的鹵水,其產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別看巴五郡、蜀六郡到處都有鹽井,但蜀漢的食鹽生產,卻只能是保證國內的需求,大宗的對外銷售是沒有的。
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個參觀過自貢鹽業博物館的穿越者。關彝非常清楚的知道,給井鹽開采帶來革命性變化的技術,就是北宋年間被四川大英縣人發明的卓筒井技術。有了這個技術,鹽井最多可以打到地下一千米。
自貢所在的這塊地方,在三國時代已經開始產鹽了。但同樣由于生產技術的限制,其產量在蜀漢眾多的鹽井中并不算特別突出。雖然也有司鹽校尉府的官員進行管理,但并不太受重視。
作為參觀過鹽業博物館的穿越者,關彝很清楚,蜀漢時代,自貢就已經有了比較著名的鹽井:富世井、大公井,所以雖然現在的這塊地方還沒有具體的名字,但有了這兩口鹽井做參照物,關彝很快在這一塊無名之地中圈定了后世自貢主要的深井產鹽區。
“令行啊,相不相信哥哥?”
“這不是廢話嘛,把命給兄長都可以的,怎么不信。”
“那好,這塊地方。”關彝右手虛指:“從那里到這里,這方圓六百畝的地方,等你接任江陽太守后,我派人來,以復興社的名義全部買下來!”
“呃,兄長,這些都是不怎么長莊稼的鹽堿地,我們復興社買來干嘛?”
關彝看了看周圍,再次確認沒有旁人后對張遵悄聲說到:“這塊地方下面一百二十丈開始,有取之不盡的自噴鹵水!”
“啊!!!”張遵早就不是當年在CD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公子哥了,鹵水意味著什么,他非常清楚。
“不止是自噴鹵水,這地下還有天然氣,嗯,也就是可以自己燃燒的氣體。有了這個東西,根本不用伐木熬鹽。”
張遵的雙眼已經變得通紅,呼吸也開始急迫了起來。但過了一會,他醒悟過來了:“兄長,地下一百二十丈,這么深的地方我們挖不到啊!我涪陵郡以前也有鹽井啊,頂天也就往下挖五六丈吧?”
“呵呵,涪陵郡的鹽井產量少得很,為兄懶得去改良。這里就不一樣了,這里的產量極大,而且伴生天然氣,不用伐木熬鹽。所以為兄這次就要出手了。”
“哦。”張遵根本沒問關彝為什么知道那么深的地下有那些東西,也沒問關彝用何種方法把這些東西取出來。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兄長近乎無所不能,他說了是那就是,說了行,那就一定行。“不過兄長,這國家實行鹽鐵專賣。就算我們買了地,一旦有大量鹵水產出……”
“呵呵呵,這個嘛,為兄差不多已經和陛下說好了。以后這里的鹽場單獨實行就場專賣制,銷售所得,朝廷八成,我們兩成。”
關彝長嘆了一口氣:“朝廷有了這大量的食鹽,國內鹽價當可下降一些,百姓們也能多吃點鹽。如果產量足夠,還可以遠銷荊楚,改善下朝廷的財政……剩下的那點小頭,若是順利的話,估計一年所得不下一億,我們可以用這筆錢向南中購買人口。這江陽郡,特別是漢安縣,地勢平緩,真是開荒種田的好地方啊。”
“哦。”張遵傻傻的點了點頭,突然之間反應過來:“兄長是說,兩成股份就能獲利一億以上?!”
當然了,后世自貢著名的燊海井,其量產高峰期,每天自噴出來的鹵水都有幾千石呢。熬制成食鹽,怎么也有幾十石吧。就算這里產鹽過多導致鹽價腰斬,但再怎么也不可能低于500錢一石。這么算下來,一天的毛利就是兩萬多錢,而這,僅僅是一口井!關彝可是清楚的知道,他劃出的這塊地盤,可以打出至少兩百口鹽井!最多三年,這里每年出產的井鹽,毛利起碼在十億以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