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司馬望的前鋒部隊在距離郿縣大約三十里處的地方遭遇了張遵率領的蜀漢騎兵。雙方短暫接觸后都各自后撤。然后,雙方的主帥都接到了消息。
“這司馬望也來得很快嘛。”
“是啊兄長,這老賊來得太快了!我們在渭南的那座新城還沒有徹底完工呢。”
“嗯,我們本來也沒預計到這么快就能抵達郿縣。說起來也是我們賺了。只是我軍若是在渭南沒有一座堅固的堡壘,這糧道就始終不太安全。所以這渭南新城是一定要修筑好的。說不得,只有先和司馬望的主力打一場了。”
“啊?好啊!兄長,先和這老賊打一場,若是能夠干掉這老賊,我們就可以直接去長安了!”
“嗨,哪有這么容易的事情啊。好了,傳令下去,各軍收攏,準備作戰。命令仲全(蔣斌)率領五千鴛鴦陣士兵和三千弩兵守好郿城。方伯組織民夫加緊修筑渭南新城,如有必要,可以給本地百姓發放錢糧,讓他們來幫助我們筑城。我們帶剩下的三萬兩千人東出十里列陣,去會一會司馬望那廝!”
“喏,小弟這就下去傳令!”
……
十六日,關彝率領三萬兩千漢軍在郿縣以東十五里處撞上了急匆匆趕來的司馬望率領的四萬晉軍。
曹魏當年對郿縣的防務并不是很重視,連帶著新生的晉國也不是很重視。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郿縣的城廓是修在渭水北岸。國小力弱的蜀漢一方面本身糧食轉運困難,一方面是養不起太多的騎兵。所以,蜀漢方面的軍隊在沒有徹底擊垮曹魏的關中軍團以前,是不敢輕易跨過渭水北岸的。
但是現在關彝居然拿下了渭水北岸的郿縣。雖然暫時還想不明白關彝為什么這么大膽。但畢竟關大司馬有陽安關之圍的超級大勝利墊底。所以司馬望根本不會認為這是關彝犯了致命性的戰略失誤。他本能的認為關彝這么有恃無恐的渡過渭水,一定是有所依仗——對了!當年衛伯玉回來的時候就提過,關子豐似乎手里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可以快速的修筑大量堅硬的石墻。他要是在郿縣南岸再筑一座城的話……
所以司馬望這個時候完全拋棄了所謂的名士風度,在接到本方斥候傳來的發現敵人大部隊,而且距離只有五里路的時候。他根本沒有拍馬上前和關彝打招呼的興致。馬上命令全軍開始披甲、布陣。
“現在是什么時辰了?”
“回將軍的話,現在大約是巳時三刻。”
“嗯,傳令!李輔率領一萬步兵在正前方列陣。荀愷率領三千弓箭兵前出,先射住陣腳,然后后撤入步兵兵陣之后。爰青彡(以后我就寫爰青了)、句安率領一萬騎兵到我軍右側三里外擺陣。伍巢、管定率領一萬步兵在李輔陣后列陣。本將自領七千兵為本陣!”
“喏!”
隨著司馬望的傳令,整個晉軍開始迅速的行動起來。待得小半個時辰后,當關彝軍便步走到司馬望軍視線之內時。晉軍全體已經列陣完畢。
“呵呵,這個司馬望,手下的兵還是很不錯的嘛,居然這么快就列陣完畢了?嗯,阿木,對方本陣之外還有什么?”
“大司馬,北方三里外,有大約一萬左右的敵人。”
“哈哈哈,塵土飛揚,我都看見哪。還有嗎?”
“目前還沒有其他發現。”
“善,那就開始吧!難得司馬家的人不學他們的祖上玩烏龜戰法,不好好打一仗怎么行?傳令兵!”
“我等聽候大司馬命令!”
“命令子招(王買)、子純(姜素)率領兩千弩兵前出,射住陣腳。然后令行、子承(羅襲)率領一萬槍兵前出,與敵人接戰!”
“命令國威、仲遠率領一萬騎兵北出列陣。隨時應對對方的騎兵突襲!”
“本將親自領一萬虎步軍為后應!就是這樣了,去吧。”
“喏!”
隨著關彝的命令,漢軍開始迅速的變陣,然后開始朝著晉軍的軍陣前進!
雙方的弓箭手、弩箭手在完成對射后開始后撤。然后,雙方的第一陣士兵們,狠狠的碰撞在了一起!
“滴!”數十個銅哨聲近乎同時響起,然后各槍陣隊官們同時開口:“向右刺!”無數個槍頭整齊劃一的刺出,晉軍第一線的士兵們頓時響起了一陣陣的慘叫。
司馬望知道關彝很厲害,但到底怎么個厲害法,其實是沒有具體認知的。
新都大戰,整個鄧艾軍沒有一個人跑回雍涼。所以鄧艾軍到底是怎么敗的,晉國沒有人清楚。在他們的推算里,大致的結論就是鄧艾孤軍深入,連續多場大戰,戰力損耗嚴重。最后在兵力居于劣勢的情況下被關彝撿了便宜。
陽安關阻擊戰,那純粹是關彝占據了地利。
所以,直到今天,司馬望看到了蜀漢軍的槍兵大陣之后才知道。他到底還是小看了對面的那位年輕人。
此時晉軍第一線的前敵指揮官李輔,也并非庸將。在見識了蜀漢軍槍陣的厲害后,他非常迅速的下達了結盾陣,然后盡力防守的命令。但即便是這樣,晉軍第一線士兵仍然被打得連連后退。
雙方的戰斗從午時二刻開打,不到未時二刻,一萬晉軍前鋒,其陣型已經在開始松散了。
“原來如此,鄧士載倒也敗得不冤。”作為經年老將,司馬望雖說對本方第一陣的緩緩敗退有些皺眉,但也不太驚慌:“傳令,讓爰青、句安出擊!”
“喏!”
隨著司馬望的命令,整個戰場的地面開始劇烈抖動了起來。這個時候無需關彝下令,趙毅和牽弘也開始率領蜀漢的騎兵朝著晉國的騎兵發起了沖鋒。
但是,待得雙方都進入對方的肉眼視距之內后,領頭的爰青和句安就發現,對面的蜀軍騎兵和本方騎兵有點不同。
是的,在擁有了足夠的騎兵后,關彝對本方的馬鐙徹底解禁了!
既然馬鐙已經解禁了,那么以前騎兵們標配的騎槍也全都換裝成了馬刀。
馬鐙毫無疑問是騎兵革命性的裝備。他的最大貢獻主要有兩點:第一,騎士在馬上有了可以借力的地方。這樣在攻擊敵人的時候就可以使出全力而不用防止用力過大,一不小心自己就先落馬的尷尬。其次就是,有了馬鐙,騎士的攻擊范圍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正前方,其側后方的攻擊范圍反而比正前方變得更為有利!
以前沒有馬鐙,大家的攻擊范圍比較局限,所以長槍是最好的武器。而現在有了馬鐙,騎兵的攻擊范圍大范圍的提升了,當然馬刀就可以出場了——畢竟,騎兵最后成建制的大規模出現在戰場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所有列強的騎兵都已經是馬刀騎兵了。
(呃,好像二戰的時候波蘭用成建制的騎兵沖擊過德三的裝甲兵……那才是成建制騎兵的絕唱吧?)
所以,當爰青、句安率領的騎兵開始將手里的長槍齊齊放平的時候,趙毅、牽弘率領的騎兵,卻刷刷刷的齊齊抽出長長的馬刀,然后把持刀的右手后舉到肩背部,就這么直直的沖了上來。
雙方合計兩萬名騎兵組成的戰場,其寬度何等的宏大。在剎那間,當兩軍的戰馬狠狠的沖撞在一起的時候。無數的慘叫、馬鳴、刀槍入骨的聲音紛紛響起。
在沖入敵方騎兵大陣后,爰青、句安立刻感受到了對方馬刀騎兵的威力。
當兩馬正面沖刺的時候,對方的騎兵其主要精力都放在躲避敵人槍頭上,可是當本方騎兵在戰馬高速奔馳中與對方交錯而過的一剎那,對方的馬刀就狠狠的劈下來了。
在雙方完成了相互鑿穿之后,爰青、句安扭轉馬頭,粗粗的看了一下本方的陣列后已經是一陣膽寒:本方騎兵落馬的并不多,甚至好像比對方的落馬人數還要少一點。但是兩位領兵大將心里非常清楚:本方現在還騎在馬背上的戰士,身上沒有傷的恐怕相當的少!別的不說,爰青的左手都快要被砍斷了,肩膀上的戰甲被劈掉了一大塊,露出了下面白森森的骨頭。而句安的后背、右手上臂都被砍了一刀,雖然還沒見到骨頭,但也潺潺的大量鮮血外涌。
兩位大將互相看了一眼后,很是默契的點了點頭。然后再一次開始率領本方的騎兵沖鋒!
“國威!待會為叔先沖,你帶領本部人馬朝北后撤至少二十丈!”
匆匆交待了這句話后,牽弘率領著本方一半的騎兵開始迎著晉軍對沖。雙方再一次迅速的碰撞在了一起。
這一次相互鑿穿之后,晉軍騎兵落馬的比例以極快的速度增加了:沖一次,挨一兩刀沒有落馬是可能的。沖兩次挨三四刀呢?
好在爰青和句安早就對這種情況有了預判。當雙方再一次完成相互鑿穿,晉軍騎兵重新回到東側后。兩員大將根本就不再回頭,直接就帶著剩下的騎兵朝著東方長安的方向開始撤退了!
但是,他們有了這樣的預判,老于戰陣的牽弘一樣有預判啊。他的部隊現在是又回到了西側,可是趙毅的部隊現在是在北側啊。于是,當爰青、句安帶著晉軍騎兵從西向東開始撤退的時候,趙毅的騎兵從北側強勢插入,把晉軍騎兵一下子斬為了兩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