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蜀漢的復興 筑基期 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

作者/混吃等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說起來,從西元265年的十月關彝把王頎忽悠在南中扎根開始,截止到今日,王頎已經在南中以及南中之南晃悠了兩年多的時間了。

    對于漢族這個早年侵略性極強,戰斗力極其彪悍的兇殘民族來說,哪里的土地適宜耕種,一般都是會收進來的。從黃河到長江,從長江到珠江,只要適合農耕,管你那塊土地上有什么原住民,要么趕走,要么同化,之后大中華就開始在那里種地,從此之后,這里就是華夏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

    在東亞大陸,中南半島對于漢民族來說真的是個例外。

    這里土地肥沃,河流眾多,氣候溫暖濕潤,一年至少可以種兩季水稻,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種三季。但漢民族最多把手伸到中南半島的北端,之后再往南走就是千難萬難。

    究其原因,一是路程遠,二是環境差,三就是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主體民族京族是個戰斗力也很彪悍的民族。至少在現代越南的史書上,抗擊“北虜”并且大勝的記載比比皆是……

    (中南半島早期的歷史缺乏可靠記述,比如柬埔寨這地方以前的文化人都是用一種樹葉做文字載體,完全無法長時間保存。所以京族到底何時成為中南半島優勢民族還不好講。)

    兩年半前,王頎被關彝那句青史留名忽悠得熱血沸騰。關彝回轉成都后不久他就組織了一支隊伍順著瀾滄江南下。結果因為不熟悉水文地理,在洶涌的瀾滄江里差點喂了魚蝦。隨行一百余人的隊伍,失蹤,淹死了七十余人。

    第二年,認真做了準備的王頎再次組織了一支三百余人的隊伍南下。這一次倒是到了瀾滄江的下游,來到了水域面積無邊無際的洞里薩湖附近。結果被這里的蚊蟲叮咬后,三百余人集體打擺子(瘧疾),大量的探險隊員病死,而王頎本人也差點死在了那里。

    這一次無功而返后,王頎痛定思痛,重新放下身段,向周邊的南中土著學習各種在密林中生活的經驗。關彝在成都也經常寫信給予指導。到了西元267年,隨著馬義那邊的玉石挖掘終于取得豐碩成果,越來越多的南中人前來投奔的時候。王頎在馬義的幫助下,再一次組織起五百余人的探險隊南下。

    這一次南下非常順利,一行人很快來到洞里薩湖。然后王頎終于發現:這洞里薩湖不過是湄公河暴漲的時候一個倒灌形成的天然的蓄洪場所。真正的湄公河其實是在另一個方向。然后他們又調轉方向,繼續朝著湄公河下游前進。最終在接近湄公河出海口的地方,看到了一大片稻田。

    所謂占城稻,乃是占城地區(中南半島南部)的人民,經歷了上千年的選種育種才人工培育出來的優質稻種。所以在王頎這個時代,占城稻啥的是沒有的。但是關彝和王頎需要的并不是已經培育成熟的占城稻,而是需要這里的,具備著和蜀漢內地的稻種有著明顯差異的稻種。

    蜀漢的稻種,口感好,產量低,不耐寒又不耐旱,精貴得很。而在關彝看來,在大家都吃不飽飯的時候伺候這樣的稻種那純屬矯情。所以他的目標就是:口感無所謂,產量高就好,要是還耐旱就更好——至于耐寒,這個就不奢望了。那是以后在北海道去找到新的抗寒稻種后才能實現的事情。

    而中南半島的原始稻種,很能滿足這樣的需求。

    所以這一次,王頎成功了。

    時間來到西元268年的2月,回到永昌郡不韋縣的王頎開始用新的稻種培育秧苗。到了這一年的三月,秧苗已經全部長成,他就開始試著插秧了。

    “土地都丈量好了吧?”

    “回王從事的話,都再三測量過了。全部都是難得的平整土地,一共是四畝。土質也全都是一樣的。”

    “善,那就開始吧。”王頎說完這句話,就開始脫外套、挽褲腳。

    聽到消息趕來看熱鬧的馬義這下子坐不住了:“孔碩兄,您真的要下田插秧?”

    “理當如此嘛,我等既然已經是復興社的股東,當然要學習孫定烈,只要是自己分管的這一塊事情,都要親力親為。躬行前些日子不也是親自下礦井挖礦么?”

    “這不一樣的,馬義畢竟不到三十歲嘛。”

    “呵呵,躬行是欺負我老?要不這樣,咱們都下田去,看看誰插得好?”

    “呃,好吧。左右,快來幫我卸甲。”

    現在永昌郡官職最大的兩位都做出下田插秧的架勢了,剩下的什么永昌太守、不韋縣長啥的該怎么做,還要教嗎?

    一群官員嘻嘻哈哈的提起褲腳下了田,不少人剛一下田干脆就栽倒在田里起不來了,看得王頎一陣火大:“去去去,都滾上田壟去。不要來給本官添亂。”

    然后他轉過頭,看到在水田里站的穩穩的馬義,總算是眉頭舒展了一些:“躬行,開始吧。”

    “善!”

    然后兩個人就真的像一個老農一般在水田里開始插秧了。

    “孔碩兄,這四畝地你是如何安排的?”

    “嗯,兩畝新稻種,一畝成都平原的秈稻,一畝南中的糯稻。成都稻和南中稻我都是精挑細選的產量最高的稻種。成都稻這邊,巔峰產值是一季每畝六石,南中稻是四石半。”

    “兄長去交趾那邊找到稻種的時候是七月份吧?有沒有就地計算一下新稻種的畝產?”

    “嘿!怎么可能。那個地方的土著兇殘得緊,看到我們撥弄他們的稻田,個個拿著木耙、鐮刀啥的就殺過來了。我們這邊言語又不通,根本無法解釋。所以搶割了大約兩三分地的水稻就上船撤了。不過后來在船上我們估算了一下,新稻種一分地的產量大約是七升到八升的樣子。”

    “嘶,這么說,畝產八石?”

    “難說。我看那些交趾的土著根本不懂什么叫精耕細作。這新稻在我的手上,我想沖擊下畝產十石。”

    “兄長大志向啊!小弟佩服!若是真能普遍實現畝產十石,那我大漢必將徹底擺脫缺糧之苦。”

    “哎,但愿如此吧。說起來,賢弟你那邊也不錯啊。前些日子你送給我家夫人的翡翠套裝我看到了,端的是晶瑩剔透,讓人極為迷戀。這可是將來我大漢新的財源啊。話說,你怎么還一直在存貨?”

    “沒辦法啊,大司馬的意思是,翡翠玉也好,各種寶石也罷,都要在本次北伐徹底結束后才能公諸于世。不過小弟也能理解哪,雍涼那一塊地面,不比我們益州簡單多少,不,應該是更復雜。”

    “嗯,為兄早年在隴西做太守,確實深有同感。世家、異族……都是很難處理的。再加上這些年雍涼總是旱災并著蝗災,都沒有哪個年份算得上是豐年。”

    “所以兄長在這里所做的一切才是意義重大啊!這些年來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大漢要復興,關鍵就兩項,一,人口。二,糧食。至于其他的,不過是為了迅速增加這兩項的數量所做的種種輔助罷了。”

    “……躬行此言,可算是抓住了要害。我觀大司馬從涪陵起家以來的種種事跡,無一不是圍繞著人口和糧食來做文章。”

    “所以啊,對了,兄長,這些年你在交趾,那地方聽你說起來除了山高林密,蚊蟲肆掠,疫病多了點以外,可是河流縱橫,氣候溫暖,非常適宜耕種啊。你說我大漢拿下雍涼之后,能不能掉頭南顧呢?”

    “嘶,這個啊。賢弟,這交趾呢,除了緊鄰吳國的北端地界有類似于今日南中的酋長統帥外,更南的地方簡直就是一片蒙昧。那洞里薩湖周圍的土著倒是相當的溫馴友好,真正沿湄公河兩岸居住的土著,可是兇悍得緊。而且這地方到底是疫病太多,我們要想統治這里,需要耗費的力氣可就太大了。在愚兄看來,這不是我們大漢現在的國力可以負擔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卢龙县| 绵竹市| 鄄城县| 广丰县| 石台县| 延边| 阳新县| 柳河县| 屏东县| 田东县| 夏河县| 成武县| 庄浪县| 正镶白旗| 金山区| 屯昌县| 东阳市| 桂东县| 华坪县| 营口市| 古田县| 金溪县| 佛山市| 云龙县| 哈密市| 大名县| 阿克| 霍山县| 涟水县| 绍兴市| 荥阳市| 鹤峰县| 汤原县| 南城县| 保定市| 六枝特区| 泸西县| 呼伦贝尔市| 嘉峪关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