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代社會,假如一個男子對女子有好感。那么一般情況下他首先要做的不是直沖沖的去表白,而是要想辦法拿到對方的手機號或者其他聯系方式,之后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慢慢的去撩……不惟如此,現代社會之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更是充滿了各種試探和耐心的比較。 但是在漢末三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那就必須要簡單而直接。 漢、晉、吳三國的交往相對來說還好一點,雙方使者來回一趟不過一兩個月。而漢與波斯,來回起碼超過一年。和羅馬,來回一不小心就是兩年。這樣的距離,如果雙方還要互相試探,比試耐心。或者給上級打報告再來談什么的……那就不要指望做成事了。 而且這年月的道路條件和醫療條件,與現代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頭疼腦熱可沒抗生素可以吃,腹瀉拉肚子也沒有醫院給你輸液。總之,在這個時代的長途旅行,真的是在拿生命做賭注。 所以,李密和波斯、羅馬當權者的會談都非常的干脆。而波斯和羅馬除了對李密的到來表示了極大的歡迎外,在外務會談中,只要不是涉及到本國核心利益的東西,也答應得非常爽快。 當然了,答應是答應得很爽快,但是書籍的準備、翻譯,農作物種子的搜集、羅馬使團人員的準備等。都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所以,短時間內李密等人是無法回到長安了。而在大漢的土地上,現在又是一副怎樣的情形呢? 時間倒回到西元269年五月,李密等人從陽關出發后兩個多月。 暮春時節,整個雍涼地區,上至關彝,下至普通百姓。個個的臉色都很不好看。 老天爺并沒有給穿越者多大的面子,今年的三四月間,還是如同去年那般滴雨未下。然后大司馬府那邊發了瘋似的下了多道嚴令,其核心內容就兩條澆灌救災、嚴查跳蝻。 嚴查跳蝻就不必多說,各地官員在轄區內反復巡查,發現有聚集的跳蝻群立即集中人力進行捕殺。而澆灌救災呢?大家都辛苦一點吧,別等老天爺發慈悲了。國家在去年冬天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增加了各種溝渠的密度。但是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保證家家戶戶出門就有水渠啊。所以啊,大家辛苦一點,走個七里八里的,在最近的水渠里肩挑背扛的取來水,對地里的莊稼進行澆灌。能救多少是多少。 在這農業救災的活動里,各級政府官員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總有刁民一心為己,為了自己田里的莊稼,去悄悄的私自挖溝引水到自己的田里。至于這溝渠下游幾百戶上千人的莊稼,他才懶得管呢。總有村匪惡霸欺壓良民,用拳頭威逼街坊鄰居先搶救他的莊稼。至于耽誤了農時導致別人餓肚子,他才懶得管呢。也總有極少數懶癌深度患者,面對政府的號召就是不聽,只是拿著一把蒲扇中氣十足的在田間地頭大罵賊老天不下雨…… 以上種種行為,都是需要政府官員們去管理,去糾正的。兩個多月下來,雍涼各地的基層官員,九成九都累得脫了形。 不止是基層官員類,便是各郡、雍涼二州的刺史府,乃至大司馬府的官員們都累。就關彝本人來說,單單三月這一個月,他已經走遍了關中京兆、扶風、馮翊三郡的所有下轄縣。親自下馬去擔水澆灌莊稼的作秀之舉,也起碼有個七八回了。 總體而言,由于以前蜀漢政權各級官員都比較傾向于實干,而雍涼本地的世家子弟由于生存環境的問題,還沒有像洛陽那些世家子那樣徹底的糜爛。加上現在雍涼各縣下面最基層的亭長基本上都是以前蜀漢政權的退役老兵擔任。所以,這一次農業抗旱救災運動,大致是嚴格按照關大司馬的要求在有序進行的。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 “下官拜見大司馬。” “咦?茂通,你怎么來了?什么時候來的?” “下官今年四月初三從成都出發的。” “四月初三從成都出發?現在都五月十二了。你怎么走了那么久?哦,你可是在雍涼各地走了一圈?” 常忌常茂通現在的職位是大司馬府督郵從事。在關彝作為事實上的國務總理的當下,常忌這個頭銜其實就相當于總檢察長。作為穿越者,關彝對于司法權獨立和檢察權獨立是非常認同的。所以平時很少給常忌安排具體工作。因此常從事的日常行蹤,如果關彝不特別關注,并不太清楚。 看著笑意盈盈的關彝,黑著臉的常忌嘆了一口氣,對著關彝深深一鞠“敢問大司馬,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大司馬以為然否?” 看著常忌這么鄭重的神態,加上又突兀的來上這么一句。關彝的心頭有了不好的預感“這句話,若是戴圣的原意,則是無錯的。若是按當下一些流行的觀點,則是謬論。” 所謂“刑不上大夫”,在《禮記》的原意是貴族犯了罪,該抓就抓,該殺就殺,但是呢,到底是貴族,還是給你留面子。所以,肢體類的刑罰盡量不用。你作為貴族,到底是有廉恥的是吧?你犯了罪,自裁就是了。這里的“刑”,單單指的是肉刑(斷手、刖鼻什么的)。 而“禮不下庶人”呢,是指“禮”的踐行,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支撐。比如老爹死了要服喪三年,你家要是沒有無數的奴隸給你種田,你敢服喪三年?這樣的禮,一般的平民是無法踐行的。所以,對于禮的要求,僅限于士大夫們遵守。為了生存不斷勞作的普通人,就不要用禮去苛求他們了。 應該說,這兩句話都不算錯。 但是呢,總有達官貴人或者不學無術,或者故意曲解。把這話的意思解釋成了官員士大夫不受任何處罰,平民百姓沒有任何權利。這當然就是極大的謬論了。 “下官所說的,正是后一種。” “那當然是極大的謬論,哪個官員敢宣揚此種觀點,可立即治罪!嗯?茂通,可有官員敢這么說?你直接拿下便是!” “我大漢官吏,總是秉承丞相遺訓。倒還不至于有哪個悖逆之人敢公開宣揚此等觀點。下官只是要明白大司馬是不是還記得這一條罷了。” “嗯?茂通這話的意思?怎么?關某有親戚犯事了么?是何人?犯了何事?” 話到這里,常忌也不遮掩了,他雙膝跪地,大禮參拜“下官督郵從事常忌,彈劾臨涇縣長譙熙,懶政無為、壓制同僚。歧視異族,激起民變。勾連當地豪強,欺壓普通良民。此人罪莫大焉,下官已經親至臨涇縣將之抓捕至此,請大司馬秉公處罰!” 聽完常忌的話,關彝心里有些火大。 關家人丁稀薄,現在成年的男人就兩個。從這方面來講,不管譙家因為政見的原因和關家的關系如何不好。但畢竟關系就在這里,對于關家來說,譙家是非常重要的。關家上下,包括關彝本人在內,其實內心里都期盼譙家能夠出人才,多出人才。幫助關家穩定朝堂。 可是現在好了,譙周因為當初在成都朝堂上表現過于搶眼而被迫致仕。現在譙家唯一一個出仕的還捅了一個大簍子——常忌的能力關彝是非常信任的。什么冤假錯案的幾率極小。 另一方面來說,關彝對常忌也很生氣你這廝繞了那么大一個圈子來跟我說什么禮記干嘛啊?是想先拿言語拿捏住我,然后逼迫我秉公辦理么?我關某人是這么不堪嗎?我以前做的種種,都是徇私枉法的嗎? 可是常忌下一句話就讓他生不起氣了“大司馬,下官還要彈劾臨涇縣縣丞張暉張幼朝中飽私囊,魚肉鄉民。彈劾安定郡太守常勖常修業怠于政務,對下情失察。相關犯官和安定郡、臨涇縣的書吏、佐員以及相關異族首領等,下官已經全部帶到長安。請大司馬親自審查。” 張暉,乃是關中大族張家家主張殷的弟弟。而常勖呢,是常忌的堂哥。好家伙,這個常閻王果然不愧是三國時代的海瑞啊。犯到他手里的,管你是誰,一律抓捕。 “嗯,抓了這么多人,看來是大案了。茂通,你這督郵從事的權限,本官不會干涉的。但既然是如此大案,本官當然也會重視。這樣吧,來人啊,通知甘陵王、大將軍、車騎將軍、雍州刺史、京兆太守、長安縣令、張家家主等。三日后,在長安縣衙審理此案,上述人員以及本官,全部參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