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前輩和世上所有人讀的都是能行本的道德經,這錦帛上的真本他絕沒看到過,如此說來,他的心法便偏離了生命的真諦,如果他是那樣理解的話,只怕閔綾樂前輩復活之事有極大的危險了。”
小尋道:“這其中玄關我當然懂得,你要知道,林前輩對愛妻生死不離,用的當然是一個情字,所以也只有他可以使得回天功啦。”
林戰道:“尋兒說得是,每逢我有困惑之時,你總能解析得條條入理,令我茅塞頓開,心曠神怡。”
小尋一喜,忽又道:“可憐林前輩一片癡情,天下女子哪個不奢求這樣一份愛意。”
林戰聽罷,雙目炯炯凝望著她,好想對她說一番知己體貼的話來,可是話到嘴邊臉頰忽地又羞得滾燙,只得吞著口水咽了下去。
小尋已洞悉他內心反復,見他欲言又止,心里一陣好笑,向他道:“有話就說嗎?干嘛吞吞吐吐的?”
林戰本來勇氣不足,被她這話一捅,立時如泄了氣的皮球,說道:“沒,沒有呀……”
小尋嗔惱道:“就知你……唉,我懶得說你啦。”
小尋轉身過去,將錦帛道德經在石臺上鋪好,她說道:“這洞里每一件都是至珍至重的人間瑰寶,只這一本道德經便已是價值連城,何況還有那些秘笈藏書,我先把這本道德經用針刺在短劍之上,便于攜帶出谷。”
林戰看看這滿洞藏書,僅武經、醫經、毒經便不下千冊,再加上各家破解之法,解毒之術,療傷秘笈,成千逾萬,不要說要學會貫通,就是一一全部讀上一遍,沒有十年八年也讀不完。
好在他在樹屋閑居無聊,自己與自己對弈之時習得過目不忘的本領,此時再好拿來用上。
一部道德經拿在手上,他翻開書頁,只用眼睛逐頁掃過一遍,便已全印在心里,如刀刻一般,鐫骨銘心。
原來他已習得速記妙法,把那一頁頁成排成行的字看作有序排列的圖形,他只需把每一頁的圖形拓印在腦海里,便已記下。等到用到時,再把每一頁的圖形翻出來,逐行識讀出來,便可以了。而不是每頁每行每個字讀記在心里。
這種方法他訓練數千上萬次了,現在用到了,甚是方便,以致每翻開一頁,瞬間便能全部記下,分毫不差。
有了此種妙法,要記住這么多藏書,也不是什么難事。但要一一解讀,卻非一日之功,便是花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也未必能完成,更何況武經醫經毒諸部藏書,關系之繁復,奧秘之細微,終其一生也難參透。
小尋呆在洞中左右無事,她若不找點事做反而無聊,便將一本《道德經》以針刺繡在短劍之上。
小尋本非常人,天賦奇秉,摘出一支暗器銀針,抽出短劍,以針為筆,以劍身為簿,將內息運至手腕之上,力透銀針,將道德經珍本一字一句詳實抄錄下來。
有九星天元神功這樣一本秘笈在手,林戰如何不為之心馳神往,他徹夜無眠,一直在參透那套內功心法。原來這人生于世上,仿若游于宇宙間,靈性所至,能與天地之精神相往還,亦與萬物靈性相通,可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萬般事物俱是相通一理,萬類通感,天地宇宙更是萬變不離其宗,其情其境亦能通感移借。書寫秘笈之人,一定是學識武功修養都是極高的前輩,方能參悟得這等妙境,以劍御氣,以氣御經脈血氣,通透全身穴道,才能達到生死更迭隨心所欲,為氣所御。林戰看得真是如醉如癡,忘乎身處何地何境,沉迷于萬物情理共通之中。
小尋熬得雙眼通紅,才把反正兩面道經與德經抄完,她抄寫到最后,又捧著錦帛給林戰瞧,原來錦帛下角有一行細細小小的文字,寫得極為細小,二人借助火把仔細辯認:莊周步老子西出函關之塵,獨深遠涉,尋得絕道真本,隱居于茲。
大意是說老子當年作《老子》傳世,西出函關,來到昆侖隱居,后來莊子仰慕老子,效仿老子也只身西來,并尋得《老子》真本,也在此隱居。看到這里,二個相視欣慰一笑,林戰道:“這錦帛一定是后來人書寫上去的,這話一定也是后人所記。”小尋點頭說是。
直到火把快要燃盡,小尋困乏了,林戰便催小尋去睡一會,自己又用蛇皮纏了一支火把,續上火炬。林戰遇此絕世秘笈,哪里還顧得上睡眠,一直秉燭夜讀,專意細研,倦了,也不舍得睡覺,只是打坐一會,運行一會胎息訣,登時便精神大振,神采奕奕。
如此又過兩個時辰,林戰始覺疲憊,便閉目小息片刻。不知不覺中,竟忽忽悠悠進了夢鄉,恍惚間見一長須老者,出現在眼前,不知從何而來,如凌虛而至。老者衣帶翩然,緩步近前。林戰慌忙起身,屈膝下拜,口中道:“老前輩,晚生因落難于此,未經前輩肯允,私下留居,多有打擾,晚輩誠謝前輩收留之恩。”
那老者鶴發童顏,矍然清朗,生得一副慈眉善目,手持一碧玉竹簫,和顏悅色道:“不必客氣,你且安心下來,聽我教你,你與猿告別對劍之時,我見你不得要領,趁此閑暇,來指點你一二,待會你且用心記下。”
老者說罷,抽下青釭劍,遞與林戰又道:“我自練成回天劍法后,發誓不再使用劍,我以簫為劍,比劃幾招,你要看清了,且隨我劍勢游走。”老者秉簫在手,以簫為劍,展開身臂,雙足分開,劍簫左點,身形右飄,正是一招“左書右畫”的起劍式,一招過后,只見劍舞風動,如龍入云海,只見玉簫影動,不見老者身形,劍招如網之在綱,珠之貫串,一招緊似一招,一式邊著一式,前招生后式,后式續前招,綿綿不絕,前后相繼,只聽老者邊舞邊道:“所謂劍法,不在于武,意在神韻;起,要處高臨深;刺,要溥暢而至;昂,飄忽淜滂;怒,激揚耾耾。劍所到之處,或蕭條眾芳,或回穴轉移;乘高如翔,潛底若游,矯似猿,迅猶電。后發而先至,洶洶而無聲,淡淡如長風,劍隨心神,游刃而有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