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鈺這頓飯吃的時間有些長,三人商議著軍隊打亂重組,最后突突陌刀軍獨立成為一軍,為步軍一軍,長矛組成的西班牙步兵陣為第二步軍,蒙哥翰五千騎為騎軍近衛(wèi)軍。
既然是自己胡來,干脆就混來個徹底,不但軍隊重組,軍陣改變,同時連軍職也改變了。
第一軍最高指揮官為楊復(fù)恭,軍職直接就是軍長!
用李思鈺說法,一軍之長,就是軍長,之下就是一旅之長,為旅長;一團之長為團長,一排之長為排長。
大唐旅帥不過百十人,在旅帥之上則是營或路,意思是一軍之營的意思,大唐軍“府兵”很強,尤其是早期,“府兵”是各地青壯組建的民兵,獲得軍功后有各種獎勵,包括土地!“旅”有“旗下”之意,而作為地方軍,往往會有一面行軍旗幟,也就是一旅,只有數(shù)百人而已,“營”就不一定了,有大營小營之別,人數(shù)或許千余,或許數(shù)千上萬。
大唐,乃至這片土地上所有存在的王朝,軍陣都很復(fù)雜,都是各種軍中組成的大軍陣,李思鈺現(xiàn)在進行改革使用的軍陣比較單一,所以就不再與當下的一般無二,而是變成了類似于后世的模樣。
真正的“班排連營團旅師”的出現(xiàn),是在火器后才逐漸成熟,在火藥槍這種比較單一的兵陣后,相互對射時產(chǎn)生的,這與李思鈺現(xiàn)在比較類似。
這種操作更簡單的兵陣,更容易讓沒經(jīng)過太多訓練的兵卒適應(yīng)。
步軍陣是以排為單位,最低就是排長,之下舍三個副職,一個是幫助管理生活雜物,是大副,地位高于其他兩個二副,另外兩個副職是直接管理軍卒的副職。排長戰(zhàn)亡后,大副在兩個二副未戰(zhàn)死前,不得擔任排長,排長的繼任由二副優(yōu)先。
三排為一個作戰(zhàn)單位,步調(diào)等同,為一個團體,所以三排為一團,五個團使用一面旗幟,為一個作戰(zhàn)單位,為一旅。
一排正兵為300人,一團正兵1000人,一旅正兵5000人,一軍正軍10000人。
按照正常計算,一團正兵不應(yīng)該是這么多,但是作為團長,他應(yīng)該有直屬親兵保護,同理旅長、軍長也要有。
冷兵器廝殺與熱兵器不同,就算熱兵器時也會有近衛(wèi)軍或守衛(wèi)營之類的存在,冷兵器更是如此,冷兵器廝殺更容易造成混戰(zhàn)。
突突和蒙哥翰也都麻木了,自己大帥是很任性的人,想起來立馬就要整頓,他們也都習慣了,從李思鈺的安排來看,他們各自都有了提升,這種提升不單單是領(lǐng)軍更多,而是李思鈺想把他們當做領(lǐng)帥來培養(yǎng)的。
第一步軍軍長自然是楊復(fù)恭,副軍長是突突。
第二步軍軍長暫未定,先由李思鈺來擔任,他的想法是不是從俘虜?shù)男滠妼㈩I(lǐng)挑選一個出來擔任,副軍長倒是定了下來,很意外的是投誠過來的劉志遠。
近衛(wèi)騎軍軍長則是蒙哥翰,副軍長原本應(yīng)該讓蒙哥翰助手馬邊明擔任,李思鈺思索后,最終卻讓剛剛從遼東前來的牛俊國,至于馬邊明則調(diào)到李思鈺身邊擔任參謀。
三人商議良久,對于人事安排,和軍隊重組,突突和蒙哥翰基本上都沒意見,就算李思鈺把蒙哥翰手下大將馬邊明調(diào)離,蒙哥翰也沒意見,他知道馬邊明到了李思鈺身邊,將來馬邊明可能會獨領(lǐng)一軍,是李思鈺在培養(yǎng)他,這是好事,蒙哥翰自然不會有任何反對意見。
別的都好說,唯獨第二步軍有些麻煩,他們聽李思鈺意思,第二步軍很可能會以俘虜中的將軍為統(tǒng)帥,正軍職就不說,暫時還未定下來,副職卻是投誠的劉志遠,這讓他們很意外,也覺得不是很放心。
兩人勸解了一番,李思鈺最后想了一圈,還是覺得用劉志遠。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手里可用之人不多,第一軍自不必說,是以他遼東軍陌刀軍為骨頭組成的,是李思鈺嫡系,近衛(wèi)騎軍同樣如此。
這樣以來,他在第二步軍選擇主將時就要慎重了,任人唯親本沒錯,在生死攸關(guān)的時候,必須要交給可以信任的人手里,可是完完全全任人唯親就會有了麻煩,隨著實力增長,人馬和地盤也跟著增多、擴大,人多了,就要考慮人心問題,就要考慮他人上升渠道,所有上升之路都給了自己人,這會讓有本事又愿意效忠自己的人產(chǎn)生不滿。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思鈺才想要把第二步軍,當作給他人上升之路的渠道,也顯示自己的公平和信任,當然了,下面低級軍官都是自己人,又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想來是無礙的。
最后突突和蒙哥翰還是無奈讓步了,就在三人終于把幾個時辰還未吃完的飯局結(jié)束時,劉大猛跑來報告。
“大帥,晉軍距離我城還有二十里。”
李思鈺愣了一下,這才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吃了幾個時辰了。
“晉王既然來了,咱們也不能不去迎接,大猛,前去傳令,咱們?nèi)ビ訒x王!”
“大帥,是全軍嗎?”
“你說呢?若不在此時壓壓晉軍,他們還真當咱們是泥捏得呢!”
李思鈺起身,踢了一腳劉大猛,劉大猛這才急匆匆跑出去傳令,突突和蒙哥翰對視一眼,也跟著起身。
“大帥,俺們也去整軍了。”
李思鈺點了點頭,說道“都給老子威武些,別給咱遼東軍丟臉!”
“諾!大帥您就瞧好吧!”
兩人急匆匆離開,李思鈺也要整理一番,他總不能穿著牛鼻犢褲,披著羊皮襖出去見人吧,這要是在萬軍面前,光溜溜露出長滿腿毛的大腿,這還不讓天下人笑掉大牙。
就在李思鈺去掉皮襖,開始穿勁裝,之后就該披掛重甲,就在他剛穿上上衣,正要穿褲子呢,楊復(fù)恭推門進來,后面跟著楊氏,楊氏多次見到李思鈺只是穿著牛鼻犢褲在院中習武,一開始還有些臉紅不適應(yīng),時間長了,她也就不在意了,現(xiàn)在看到李思鈺一手提著褲子,樣子有些好笑,也只不過笑笑而已。
“阿父不準備見見晉王?”李思鈺一邊提褲子,一邊問著。
楊復(fù)恭則背著雙手,看著李思鈺穿好褲子,開始綁褲腿,笑道“為父正要前去的,可看到你門外沒人,這才來看一下。”
李思鈺愣了一下,疑惑道“門外沒人?”
看到楊復(fù)恭點了點頭,李思鈺登時惱怒起來。
“混賬東西,越來越不像話了!一會孩兒要狠狠踢他們!”
楊復(fù)恭微笑點頭,無論是哪個大帥,哪怕是睡下了,門外也要有兵衛(wèi)在外面守衛(wèi),這是規(guī)矩,是寸步不離的那種。
李思鈺嘴里嘟囔著要好好整治一下這些混蛋,想耍酷,竟然連門都不把了。嘴里一邊嘟囔,一邊開始披掛重甲,先是綁好護腿,接著就是護膝,再之后就是戰(zhàn)靴,一直把下半身整好,這才披掛上半身,上半身像個馬夾一般的盔甲。這個是連在一起的,直接從頭套下去,看起來要寬大些,顯得人上半身特別魁梧,其實里面要寬松些,主要是為了防止重兵器砸擊,避免傷及內(nèi)藏。
主要配件披上,接著就是護肩、護壁、護腕、護肘和裙擺,上半身甲胄要比下半身麻煩了許多,連接處要細細綁裹,一人做起來很麻煩,看著李思鈺手忙腳亂,楊氏上前幫忙,這件重甲是特制的,后背沿著脊椎骨有一排利刺,膝、肘和手套上都有利刺。
楊氏上前幫忙,李思鈺有些猶豫,崔秀秀幫他披過甲,大丫小丫幫他披過甲,除此之外就只有身邊親衛(wèi),再無其他女人為他披過甲,看到李思鈺有些猶豫,楊復(fù)恭笑道“琴娘是你長輩,為你披甲也不算什么,你小子有何放不下的。”
李思鈺摸了摸鼻子,干笑道“不是孩兒不樂意,只是這件重甲利刺不少,容易傷到義母”
“無礙無礙,讓媚娘小心些就是了。”
楊復(fù)恭這樣說,李思鈺也只能任由楊氏為他披甲。
這件戰(zhàn)甲披在他人身上肯定不適應(yīng),僅重量就有六七十斤,穿在身上會影響行動,更別說靈活性了,但在李思鈺身上卻不受任何影響。
看著披掛完整的重甲,楊復(fù)恭很滿意點頭。
“我兒穿上重甲后,果然威武異常!”
李思鈺身量高大,楊復(fù)恭站在他身前要矮上一頭還多,看著他都要抬頭一些,楊氏也是如此,若是站著,楊氏是沒法為他披甲的,李思鈺只有坐在木墩上,楊氏才能為他披甲。
聽到楊復(fù)恭這么說,李思鈺起身笑道“孩兒再威猛又如何?還能超過阿父不成?”
“哈哈”
兩人同時大笑向外走去,李思鈺手里還提著頭盔。
來到府門外,還好院門外親衛(wèi)沒跑,要不然李思鈺可就真的惱怒了。看著親衛(wèi)把李思鈺愛馬牽來,楊復(fù)恭卻搖頭說道“我兒什么都好,就是這馬匹差了點。”
李思鈺嘆氣道“沒法子,孩兒和李飛虎身量差不多,那家伙也是身披重甲,與孩兒一般,都是兩匹馬輪換,身子太重!”
楊復(fù)恭想起一事,說道“差點忘了告訴你,前些日子,為父聽說西面來了一群馬幫,聽說那些人手里有一種大馬,說是從萬里外遙遠的西方弄來的,不過聽一些胡人說,這些大馬體量很高大,比汗血寶馬還要高大一頭,可就是跑不快,跳不起來,吃的還多,性子也不像是戰(zhàn)馬那種暴烈性子,很溫順,唯一的好處,就是力氣很大,胡商都認為這大馬最多只能耕田,就是耕田也可能因為吃的多,把人能吃窮了,是廢物馬。”
李思鈺聽了楊復(fù)恭話語,停下了腳步,皺眉想著,好像聽說過這種馬匹,李思鈺聽步沉思,正在楊復(fù)恭想要問他時,李思鈺猛地拍了一下腦袋,臉上露出狂喜。
他終于想到了這是什么馬。
狂喜道“阿父,這些人能找到嗎?這批大馬一定要全部弄到!”
楊復(fù)恭奇怪問道“我兒知道這是什么馬?”
李思鈺點了點頭,說道“這些大馬想來應(yīng)該是極為遙遠的西方所產(chǎn)。”
李思鈺蹲在地上比較困難,只能彎腰在地上畫了個大礙地圖模樣,指著歐洲說道“這些大馬應(yīng)該產(chǎn)自這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